風和日麗,春暖花開。這一陣,一撥又一撥賞花客聞風出動。除了說得上名字的花兒,這個春天,“樹上開滿大媽花”“地下趴滿攝影大爺”成了令人側目的一“景”——這邊,女士們手腳并用攀上櫻花枝,高低錯落;那頭,男士們胸腹貼地舉起相機,一字排開。嗬,這陣勢!好在美丑自有公論:這些自以為美的舉動,在廣大網(wǎng)友眼里是丑陋的。
筆者倒并不同意一味指責“大媽”“大爺”,也不贊同什么“壞人變老”的調侃,諸如隨意攀花折枝,粗暴闖入花叢、草叢,絕不是特定人群的“習慣”,給類似不文明行為貼上年齡標簽是不夠公允的。這不,3月底,一年輕女子來到被稱為“最美車站”的巴士二公司南浦車隊,把停在站內的公交車當“道具”,貼在前擋風玻璃上拍照。她可能覺得不過癮,還擅自打開公交車門,到車廂內“取景”,留下滿地垃圾離開。更令人驚心的賞花者,居然晚上躺在公交車進站口“擺拍”……為了“美”,簡直無所不用其極。至于受長輩“指導”而亂踩花草的稚兒,又豈為罕見?
文明從自身做起,不是一句空話。在本地,這些不雅行為或許還可以打上年齡、性別標簽,那么,出門在外就有可能被打上地域標簽甚至國別標簽,讓無辜的同齡人、同鄉(xiāng)人莫名背黑鍋,百口莫辯。“差評”日久,會是什么結果呢?
公共場所的花草屬于大家,個人不能任意處置;倘若自家院子里種的,樂意折幾枝美化居室或者送人,旁人不好說什么。不過,要真是自家的,折花人恐怕就會翻作憐花人,就像《紅樓夢》里提到,幾個老媽媽承包園子雜務后,“照看得謹謹慎慎,一根草也不許人動”。如今文明年代,遇公物念公德,大家就都有景可賞。
快來評論,快來搶沙發(f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