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寶月·南北朝
郎作十里行,儂作九里送。
拔儂頭上釵,與郎資路用。
有信數寄書,無信心相憶。
莫作瓶落井,一去無消息。
大艑珂峨頭,何處發揚州。
借問艑上郎,見儂所歡不?
初發揚州時,船出平津泊。
五兩如竹林,何處相尋博。
鑒賞
以上四首詩,分為兩組,寫作于南齊永明(483—493)年間。“永明”是齊武帝蕭賾的年號。傳說蕭賾未登基前,曾游歷樊城、鄧縣(今湖北省襄樊市一帶),熟悉了《估客樂》這一支歌曲。(估客,同“賈客”,行商之人)他當上皇帝后,因追憶往事,寫過以“昔經樊鄧役,阻潮梅根渚”為內容的兩首《估客樂》詩,并讓樂府官吏奏入管弦以教習樂工。但他的歌辭寫得不好,無法同原來的曲調諧合,于是他召來僧侶寶月,命寶月重新寫作了兩首《估客樂》辭。寶月的作品,很快就同歌曲諧合了。樂府歌人還在歌中加上了表達感憶意思的和送聲,使歌曲大行于世。后來,寶月又續作了后兩首詩,讓樂工在齊武帝蕭賾駕龍舟游觀五城時歌唱。這幾首歌而且被
版權聲明:本文發布于等風也等你 內容均來源于互聯網 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快來評論,快來搶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