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先秦
知悼子卒,未葬,平公飲酒,師曠、李調(diào)侍,鼓鐘。杜蕢自外來,聞鐘聲,曰:“安在?”曰:“在寢。”杜蕢入寢,歷階而升,酌曰:“曠飲斯!”又酌曰:“調(diào)飲斯!”又酌,堂上北面坐飲之。降趨而出。
平公呼而進(jìn)之,曰:“蕢!曩者爾心或開予,是以不與爾言。爾飲曠,何也?”曰:“子卯不樂。知悼子在堂,斯其為子卯也大矣!曠也,太師也。不以詔,是以飲之也。”“爾飲調(diào),何也?”曰:“調(diào)也,君之褻臣也。為一飲一食忘君之疾,是以飲之也。”“爾飲,何也?”曰:“蕢也,宰夫也,非刀匕是共,又敢與知防,是以飲之也。”平公曰:“寡人亦有過焉,酌而飲寡人。”杜蕢洗而揚(yáng)觶。公謂侍者曰:“如我死,則必毋廢斯爵也!”
至于今,既畢獻(xiàn),斯揚(yáng)觶,謂之“杜舉”。
譯文及注釋
譯文
知悼子死,還沒有下葬。平公飲酒(作樂),師曠、李調(diào)陪伴侍奉,敲擊編鐘(演奏樂曲)。杜蕢從外面來,聽到編鐘聲,說:“(平公)在哪?”(仆人)說:“在寢宮。”杜蕢前往寢宮,拾階而上。斟酒道:“師曠干了這杯。”又斟酒道:“李調(diào)干了這杯。”又斟酒,在大廳的北面(面對平公)坐下干了酒。走下臺階,跑著出去。
平公喊他進(jìn)來,說:“蕢,剛才我心想你可能要開導(dǎo)我,所以不跟你說話。你罰師曠喝酒,是為什么啊?”(杜蕢)說:“子日和卯日不演奏樂曲(據(jù)說夏朝的桀王逃亡在山西安邑縣于乙卯日死亡;商朝的紂王在甲子日自焚死亡。后代君王引以為戒,以子卯日為‘疾日’,不演奏樂曲)。知悼子
快來評論,快來搶沙發(f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