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照鄰·唐代
將軍出紫塞,冒頓在烏貪。笳喧雁門北,陣翼龍城南。
雕弓夜宛轉,鐵騎曉參驔。
應須駐白日,為待戰方酣。
譯文及注釋
譯文
將軍騎馬出了紫塞長城,去與駐扎在烏貪的冒頓作戰。
兩軍在雁門關的北面發起了戰爭,我軍與敵軍在城南布下了陣勢。
戰爭一夜未停,戰士們的雕弓發出的鳴聲抑揚動聽,鐵騎的奔跑聲到次日天亮還未斷絕。
戰士們晚上浴血奮戰,白天本應駐地休息,但他們并未停下來,只等作戰勝利再好好地睡上一覺。
注釋
戰城南:漢樂府《鐃歌》名,內容描寫戰爭的傷亡景象。后人以此題作詩,亦多寫戰爭。
紫塞:泛言邊塞。崔豹《古今注》卷上:“秦筑長城,土色皆紫,漢塞亦然,故稱紫塞焉。”
冒頓(mò dú):即冒頓單于,秦末漢初匈奴的首領,此
版權聲明:本文發布于等風也等你 內容均來源于互聯網 如有侵權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