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梁赤·先秦
非國而曰滅,重夏陽也。虞無師,其曰師,何也?以其先晉,不可以不言師也。其先晉何也?為主乎滅夏陽也。夏陽者,虞、虢之塞邑也。滅夏陽而虞、虢舉矣。虞之為主乎滅夏陽何也?晉獻公欲伐虢,荀息曰:“君何不以屈產之乘、垂棘之璧,而借道乎虞也?”公曰:“此晉國之寶也。如受吾幣而不借吾道,則如之何?”荀息曰:“此小國之所以事大國也。彼不借吾道,必不敢受吾幣。如受吾幣而借吾道,則是我取之中府,而藏之外府;取之中廄,而置之外廄也。”公曰:“宮之奇存焉,必不使也。”荀息曰:“宮之奇之為人也,達心而懦,又少長于君。達心則其言略,懦則不能強諫;少長于君,則君輕之。且夫玩好在耳目之前,而患在一國之后,此中知以上乃能慮之。臣料虞君中知以下也。”公遂借道而伐虢。宮之奇諫曰:“晉國之使者,其辭卑而幣重,必不便于虞。”虞公弗聽,遂受其幣,而借之道。宮之奇又諫曰:“語曰:‘唇亡齒寒。’其斯之謂與!”挈其妻、子以奔曹。獻公亡虢,五年而后舉虞。荀息牽馬操璧而前曰:“璧則猶是也,而馬齒加長矣。”譯文及注釋
譯文
不是國都而說滅,是看重夏陽。虞國的軍隊不足一個師,《春秋》說是師,為什么呢?因為虞國寫在晉國之前,不可以不說師。它寫在晉國之前是為什么呢?滅夏陽是它為主的。夏陽,是虞、虢交界處虢國的一個要塞。夏陽一失,虞、虢兩國都可占領了。虞國為什么要為主滅夏陽呢?晉獻公想要討伐虢國,荀息說:“君主為什么不用北屈出產的馬,垂棘出產的璧,向虞國借路呢?”獻公說:“這是晉的國寶,如果受了我的禮物而不借路給我,那又拿它怎么辦?”荀息說:“這些東西是小國用來服事大國的。它不借路給我們,一定不敢接受我們的禮物。如受了我們的禮而借路給我們,那就是我們從里面的庫藏里拿出來,而藏在外面的庫藏里,從里
版權聲明:本文發布于等風也等你 內容均來源于互聯網 如有侵權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