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紅衣·錦鯉抄
碧草蓮塘,芊綿錦鯉,
淺溪縑素。
薄晚蜩蟬,新桑染清露。
瓊蕤紫陌,
煙裊裊、流螢疏墓。
相顧。
橋斷柳堤,暗香偏如故。
鳴箏雪絮,蓑雨清荷,
蠻箋寄幽鷺。
荒庭澗草映附,倚松處。
淚染墨殘青冢,
遠樹翠梧辜負。
暗換琉璃盞,
縈繞滿城凄楚。
背景:
寧武皇仁光九年錦文軒刻本《異聞錄》載。
正文:
扶桑畫師淺溪,居泰安,喜繪鯉。院前一方荷塘,錦鯉游曳,溪常與嬉戲。
其時正武德之亂,藩鎮割據,戰事頻仍,魑魅魍魎,肆逆于道。兵戈逼泰安,街鄰皆逃亡,獨溪不舍錦鯉,未去。
是夜,院室倏火。有人入火護溪,言其本鯉中妖,欲取溪命,卻生情愫,遂不忍為之。翌日天明,火勢漸歇,人已不見。
溪始覺如夢,奔塘邊,但見池水干涸,蓮葉皆枯,塘中鯉亦不知所蹤。
自始至終,未辨眉目,只記襟上層迭蓮華,其色魅惑,似血著淚。
后有青巖居士聞之,嘆曰:魑祟動情,必作灰飛。猶蛾之投火耳,非愚,乃命數也。
翻譯:
扶桑有位畫師叫淺溪,住在泰安,喜歡畫鯉魚。庭院前面有一個池塘,鯉魚在里邊游泳,淺溪經常和他們玩耍。
當時正是武德之亂,地方政權分裂,各種壞人,肆意妄為。戰爭逼近泰安,四周的人都逃亡了,只有淺溪舍不得鯉魚,沒有離去。
當夜,院里房子失火。有人進火里保護淺溪,說自己本是鯉魚精,想要取淺溪的性命,卻對他產生感情,就不忍殺他。第二天天亮,火勢漸漸停止,人卻不見了。
淺溪發覺時感覺做夢一般,跑到池塘邊,只見池水干涸,蓮花葉子枯萎,池塘里的鯉魚也不知去哪了。
從頭到尾,沒能仔細看清面容,只記得衣領上層層疊疊像蓮花瓣,顏色很引人注目,好像血混著淚。
后來有前巖居士聽說這件事,感嘆到:鬼怪動情,必成灰飛煙滅。像飛蛾撲火,不是愚蠢,是命注定。
《白石道人歌曲》所載“自度曲”之一。其序云:“吳興號水晶宮,荷花盛麗。陳簡齋與義云:‘今年何以報君恩?一路荷花相送到青墩。’亦可見矣。丁未之夏,予游千巖,數往來紅香中,自度此曲,以無射宮歌之。”八十八字,前片五仄韻,后片六仄韻,宜用入聲韻。前片結句與后片倒數第二句皆上一、下四句法。
【詞譜】
仄仄平平,平平仄仄,
仄平平仄(韻)。
仄仄平平,平平仄平仄(韻)。
平平仄仄,
平仄仄、平平平仄(韻)。
平仄(韻)。
平仄仄平,仄平平平仄(韻)。
平平仄仄(韻),平仄平平,
平平仄平仄(韻)。
平平仄仄仄仄(韻),仄平仄(韻)。
仄仄仄平平仄,
仄仄仄平平仄(韻)。
仄仄平平仄,
平仄仄平平仄(韻)。
【作者的話】荒草覆沒藻井枯塘,蟬聲伴行云望斷,暈染云端漣漪,沾染陌上新桑。風卷花庭映窗纖月,風聲疏狂此間語,勻散人間倉皇,淚痕重疊憂傷。原來訣別深藏眷戀,池傍錦鯉清哀顏,難繪眉間薄雪,擱淺素衣白裳。流螢飛過野庭百草,驚蟄指染映霜降,凋零斷句殘篇,碑沉北尋前溪。每填的一個詞都有它的故事。不過有時也像過往云煙,留在橫豎勾勒的紙上,無人問津。填這首詞的目的,是祭奠一位逝去的故人。相識在豆蔻年華,卻抵不過天災人禍。
(文/顧沐)
作者:顧沐
快來評論,快來搶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