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絕·北京之旅
云卷云舒八七春①,
笑翱北國自由身。
東隅②何嘆桑榆③晚,
彭祖④逍遙亦大椿⑤。
平水韻仄起入韻。
箋注:
1.八七春:應(yīng)中國公安大學(xué)副校長汪勇同學(xué)之邀,精神矍鑠、身心康健、年僅八十又七的老先生姚邦老師,明日開啟北京深秋溫暖之旅,祝姚老師:旅途愉悅、相逢美樂、收獲多多、滿載而歸!特作七言以賀之。
2.東隅:東方,日出,指早年。
《滕王閣序》:“東隅已逝,桑榆非晚。”
《儀禮?士昏禮》:“婦洗在北堂,直室東隅。”
明 茅溱 《雙調(diào)夜行船序?宴薊鎮(zhèn)宛在亭四景》套曲:“邊境無虞,喜青陽布暖,斗指東隅。”
3.桑榆.比喻晚年;垂老之年。
《文選?曹植<贈白馬王彪>詩》:“年在桑榆間,影響不能追。”
李善 注:“日在桑榆,以喻人之將老。”
《隋書?王韶傳》:“加以今年六十有六,桑榆云晚,比于疇昔,昏忘又多。”
宋 范成大 《次韻鄭校書參議留別》:“后會吾衰矣,桑榆一繭絲。”
4.彭祖:傳說中的人物。 因封于 彭 ,故稱。傳說他善養(yǎng)生,有導(dǎo)引之術(shù),活到八百高齡。見 漢 劉向 《列仙傳?彭祖》。
《荀子?修身》:“扁善之度:以治氣養(yǎng)生,則身后 彭祖 ;以修身自強(qiáng),則名配 堯 禹 。”
唐 楊炯 《庭菊賦》:“降 文皇 之命, 脩 彭祖 之術(shù), 保性和神, 此焉終吉。”
5.大椿:古寓言中的木名,以一萬六千歲為一年。
《莊子?逍遙游》:“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歲為春,以八千歲為秋。”
陸德明 釋文引 司馬彪 曰:“木,一名蕣。蕣,木槿也。”
郭慶藩 集釋: “案《齊民要術(shù)》引 司馬 云:木槿也,以萬六千歲為一年。一名蕣椿。與《釋文》所引小異。”后用以喻指父親。
明 楊珽 《龍膏記?砥節(jié)》:“痛驚風(fēng)大椿忽掊,恨臨霜靈萱摧朽。”
(文/金牛望月之劉李)
作者:金牛望月之劉李
快來評論,快來搶沙發(f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