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urce id="48mse"><pre id="48mse"></pre></source>
  • <noscript id="48mse"></noscript>
  • <source id="48mse"><tr id="48mse"></tr></source>
    <source id="48mse"><tr id="48mse"></tr></source>
    <noscript id="48mse"><object id="48mse"></object></noscript>

    等風也等你

    張曉風:孤意與深情

    墨殤 244 ℃ 0 條

      張曉風:孤意與深情

      我和俞大綱老師的認識是頗為戲劇性的,那是八年以前,我去聽他演講,活動是李曼瑰老師辦的,地點在中國話劇欣賞委員會,地方小,到會的人也少,大家聽完了也就零零落落地散去了。

      但對我而言,那是個截然不同的晚上,也不管夜深了,我走上臺去找他,連自我介紹都省了,就留在李老師那套破舊的椅子上繼續(xù)向他請教。

      俞老師是一個談起話來就沒有時間觀念的人,我們愈談愈晚,后來他忽然問了一句:

      “你在什么學校?”

      “東吳——”

      “東吳有一個人,”他很起勁地說,“你去找她談談,她叫張曉風?!?/p>

      我一下愣住了,原來俞老師竟知道我而器重我,這么大年紀的人也會留心當代文學,我當時的心情簡直興奮得要轟然一聲燒起來,可惜我不是那種深藏不露的人,我立刻就忍不住告訴他我就是張曉風。

      然后他告訴我他喜歡的我的散文集《地毯的那一端》,認為深得中國文學中的陰柔之美,我其實對自己早期的作品很羞于啟齒,由于年輕和浮淺,我把許多好東西寫得糟極了,但被俞老師在這種情形下無心地盛贊一番,仍使我竊喜不己。接著又談了一些話,他忽然說:

      “白先勇你認識嗎?”

      “認識?!蹦菚r候他剛好約我在他的晨鐘出版社出書。

      “他的《游園驚夢》里有一點小錯,”他很認真的說,“吹腔,不等于昆曲,下回告訴他改過來。”

      我真的驚訝于他的細膩。

      后來,我就和其他年輕人一樣,理直氣壯的穿過怡太旅行社業(yè)務部而直趨他的辦公室里聊起天來。

      “辦公室”設(shè)在館前街,天曉得俞老師用什么時間辦“正務”,總之那間屬于怡太旅行社的辦公室,時而是戲劇研究所的教室,時而又似乎是振興國劇委員地的兔費會議廳,有時是某個雜志的顧問室……總之,印象是滿屋子全是人,有的人來晚了,到外面再搬張椅子將自己塞擠進來,有的人有事便徑自先行離去,前前后后,川流不息,仿佛開著流水席,反正任何人都可以在這里做學術(shù)上的或藝術(shù)上的打尖。

      也許是緣于我的自入,我自己雖也多次從這類當面的和電話聊天中得到許多好處,但我卻不贊成俞老師如此無日無夜的來者不拒。我固執(zhí)的認為,不留下文字,其他都是不可信賴的,即使是嫡傳弟子,復述自己言論的時候也難免有失實之處,這話不好直說,我只能間接催老師。

      “老師,您的平劇劇本應該抽點時間整理出來發(fā)表。”

      “我也是這樣想呀!”他無奈地嘆了口氣,“我每次一想到發(fā)表,就覺得到處都是缺點,幾乎想整個重新寫過——可是,心里不免又想,唉,既然要花那么多功夫,不如干脆寫一本新的……”

      “好啊,那就寫一個新的!”

      “可是,想想舊的還沒有修整好,何必又弄新的?”

      唉,這真是可怕的循環(huán)。我常想,世間一流的人才往往由于求全心切反而沒有寫下什么,大概執(zhí)著筆的,多半是二流以下的角色。

      老師去世后,我忍不住有幾分生氣,世間有些胡亂出版的人是“造孽”,但惜墨如金,竟至不立文字則對晚輩而言近乎“殘忍”,對“造孽”的人歷史還有辦法,不多久,他們的油墨污染便成陳跡,但不勤事寫作的人連歷史也對他們無可奈何。倒是一本《戲劇縱橫談》在編輯的半逼半催下以寫隨筆心情反而寫出來了,算是不幸中的小幸。

      有一天和尉素秋先生淡起,她也和我持一樣的看法,她說:“唉,每天看訃聞都有一些朋友是帶著滿肚子學問死的——可惜了?!?/p>

      老師在世時,我和他雖每有會意深契之處,但也有不少時候,老師堅持他的看法,我則堅持我的。如果老師今日復生,我第一件急于和他辯駁的事便是堅持他至少要寫二部書,一部是關(guān)于戲劇理論,另一部則應該至少包括十個平劇劇本,他不應該只做我們這一代的老師,他應該做以后很多代年輕人的老師……

      可是老師已不在了,深夜里我打電話和誰爭論去呢?

      對于我的戲劇演出,老師的意見也甚多,不論是“燈光”、“表演”、“舞臺設(shè)計”、“舞蹈”他都“有意見”,事實上俞老師是個連對自己都“有意見”的人,他的可愛正在他的“有意見”。他的意見有的我同意,有的我不同意,但無論如何,我十分感動于每次演戲他必然來看的關(guān)切,而且還讓怡太旅行社為我們的演出特別贊助一個廣告。

      老師說對說錯表情都極強烈,認為正確時,他會一疊聲地說:“對——對——對——對——……”

      每一個對字都說得清晰、緩慢、悠長,而且?guī)缀醯裙?jié)拍,認為不正確時,他會嘿嘿而笑,搖頭,說:“完全不對,完全不對……”

      令我驚訝的是老師完全不贊同比較文學,記得我第一次試著和他談談一位學者所寫的關(guān)于元雜劇的悲劇觀,他立刻拒絕了,并且說:

      “曉風,你要知道,中國和西洋是完全不同的,完全不同的,一點相同的都沒有!”

      “好,”我不服氣,“就算比出來的結(jié)果是‘一無可比’,也是一種比較研究??!”

      可是老師不為所動,他仍堅持中國的戲就是中國的戲,沒有比較的必要,也沒有比較的可能。

      “舉例而言,”好多次以后我仍不死心,“莎士比亞和中國的悲劇里在最嚴肅最正經(jīng)的時候,卻常常冒出一段科渾——而且,常常還是黃色的,這不是十分相似的嗎?”

      “那是因為觀眾都是新興的小市民的緣故。”

      奇怪,老師肯承認它們相似,但他仍反對比較文學。后來,我發(fā)覺俞老師和其他年輕人在各方面的看法也每有不同,到頭來各人還是保持了各人的看法,而師生,也仍然是師生。

      有一陣,報上猛罵一個人,簡直像打落水狗,我打電話請教他的意見,其實說“請教”是太嚴肅了些,俞老師自己反正只是和人聊天(他真的聊一輩子天,很有深度而又很活潑的天),他絕口不提那人的“人”,卻盛贊那人的文章,說:

      “自有白話文以來,能把舊的詩詞套用得那么好,能把固有的東西用得那么高明,此人當數(shù)第一!”

      “是‘才子之筆’對嗎?”

      “對,對,對。”

      他又贊美他取譬喻取得婉委貼切。放下電話,我感到什么很溫暖的東西,我并不贊成老師說他是白話文的第一高手,但我喜歡他那種論事從寬的胸襟。

      我又提到一個罵那人的人。

      “我告訴你,”他忽然說,“大凡罵人的人,自己已經(jīng)就受了影響了,罵人的人就是受影響最深的人。”

      我?guī)缀醣贿@種怪論嚇了一跳,一時之間也分辨不出自己同不同意這種看法,但細細推想,也不是毫無道理。俞老師凡事愿意退一步想,所以海闊天空竟成為很自然的事了。

      最后一次見老師是在國軍文藝中心,那晚演上本《白蛇傳》,休息的時候才看到老師和師母原來也來了。

      師母穿一件棗紅色的曳地長裙,襯著銀發(fā)發(fā)亮,師母一向清麗絕俗,那晚看起來比平常更為出塵。

      不知為什么,我覺得老師臉色不好。

      “救風塵寫了沒?”我趁機上前去催問老師。

      老師曾告訴我他極喜歡元雜劇《救風塵》,很想將之改編為平劇。其實這話說了也有好幾年了?!?/p>

      “大家都說《救風塵》是喜劇,”他曾感嘆地說,“實在是悲劇啊!”

      幾乎每隔一段時間,我總要提醒俞老師一次“救風塵”的事,我自己極喜歡那個戲。

      “唉——難啊——”

      俞老師的臉色真的很不好。

      “從前有位趙先生給我打譜——打譜太重要了,后來趙先生死了,現(xiàn)在要寫,難啊,平劇——”

      我心里不禁悲傷起來,作詞的人失去了譜曲的人固然悲痛,但作詞的人自己也不是永恒的?。?/p>

      “這戲?qū)懙煤?,”他把話題拉回《白蛇傳》,“是田漢寫的。后來的《海瑞罷官》也是他寫的——就是給批斗了的那一本?!?/p>

      “明天我不來了!”老師又說。

      “明天下半本比較好??!”

      “這戲看了太多遍了?!崩蠋熣f話中透露出顯然的疲倦。

      我不再說什么。

      后來,就在報(www.lz13.cn)上看到老師的死。老師患先天性心臟肥大癥多年,原來也就是隨時可以撒手的,前不久他甚至在計程車上突然失去記憶,不知道回家的路。如果從這些方面來看,老師的心臟病突發(fā)倒是我們所可能預期的最幸福的死了。

      悲傷的是留下來的,師母,和一切承受過他關(guān)切和期望的年輕人,我們有多長的一段路要走??!

      老師生前喜歡提及明代的一位女伶楚生,說她“孤意在眉,深情在睫”,“孤意”和“深情”原是矛盾的,卻又很微妙地是一個藝術(shù)家必要的一種矛盾。

      老師死后我忽然覺得老師自己也是一個有其“孤意”有其“深情”的人,他執(zhí)著于一個綿邈溫馨的中國,他的孤意是一個中國讀書人對傳統(tǒng)的悲痛的擁姿,而他的深情,使他容納接受每一股昂揚沖激的生命,因而使自己更其波瀾壯闊,浩瀚森森……

    • 張曉風散文__張曉風作品集
    • 張曉風:我喜歡
    • 張曉風:錯誤
    分頁:123

    發(fā)表評論 (已有0條評論)

    快來評論,快來搶沙發(fā)吧~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综合在线| 亚洲Av综合色区无码专区桃色| 亚洲婷婷五月综合狠狠爱| 久久婷婷丁香五月综合五| 色综合色狠狠天天综合色| 六月婷婷综合激情| 色综合天天做天天爱| 国产综合成人久久大片91| 麻豆狠色伊人亚洲综合网站 | 无码国内精品久久综合88| 色噜噜狠狠狠色综合久| 亚洲AV综合色区无码一区| 狠狠做深爱婷婷久久综合一区|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网| 亚洲七久久之综合七久久| 亚洲香蕉网久久综合影视| 色综合合久久天天给综看| 色爱无码AV综合区| 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 五月综合色婷婷在线观看| 国产综合精品一区二区| 97久久天天综合色天天综合色| 亚洲欧洲日产国产综合网| 狠狠色狠狠色综合久久| 成人亚洲综合天堂| 日日狠狠久久偷偷色综合免费| 亚洲国产成人综合精品|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久久久久| 久久综合九色综合97伊人麻豆| 亚洲综合婷婷久久| 丁香婷婷亚洲六月综合色| 亚洲综合激情另类小说区| 伊人情人综合成人久久网小说| 人人妻人人狠人人爽天天综合网 |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尤物色国产| 国产综合一区二区| 91综合久久婷婷久久| 色婷婷狠狠久久综合五月| 热久久综合这里只有精品电影| 狠狠做深爱婷婷综合一区| 亚洲色欲久久久综合网东京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