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文學
我曾在大學時專門去蹭某知名老師的中文課,一直對“文學”二字不甚理解,可巧那節是該師給大一學生上的第一堂課,第一個問題便是:什么是文學?
大家眾說紛紜,我亦冥思苦想始終尋不得真諦,文學二字于我而言竟如此陌生。一不能當飯吃,二不能當衣穿,文學因何具有如此大的魅力,以至于竟然能夠追隨著浩浩蕩蕩的歷史長河而奔流不息,纏綿至今,著實令人費解。
但文學是一句話兩句話能談得清的嗎?曾有人這樣與我辯論:那你用一句話告訴我什么是社會主義?我能怎么回答?帶著似乎辯論與貌似教訓的口吻道:“社會主義是一句話能說的清的嗎?說的清的還是社會主義嗎?”有點狡辯,也有點蠻不講理,但我說的也不是沒有道理,拿一個自己都搞不清的東西去質問別人,似乎有自取其辱之嫌。如果我同問社會主義,誰又能給我一個標準的答案。恐怕是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吧。
當然,畢竟文學不是社會主義,二者不能相提并論,又怎可同日而語。
只不過,大家對文學的理解想來也不可能千篇一律,正如諸子百家的學說,沒有誰對誰錯之分,這本來就是見仁見智的。想到這里,就順便談一下儒道法三家。依學派而言,真正為中國歷史發展做出過貢獻的,要推儒道法三家。儒家剛柔相濟,道家以柔克剛,法家則剛而無柔。所以法家常常既是收拾亂世的英雄,又是引起天下大亂的庸才。道家清靜無為,收拾不了亂世,卻可以在大亂之后引領國民休養生息。比較起來,儒家“執其兩端,用其中于民”的要義,倒確乎是行之有效的。但較法家收拾禍亂之世與道家治理和平之世而言,又顯后勁不足,看來儒家只能去治理太平盛世了,這只是題外話。
再回到文學上來,說了這么毫不相干的東西,那到底什么是文學?當我的思緒還在千里之外神游的時候,卻被一種感慨激昂的情緒和響亮震撼的聲音拽回現實,“……文學源于人們對生活的不滿。所以,文學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今天我們就上到這里,下課!”隨即想起了雷鳴般的掌聲……那聲音在我耳邊久久震蕩,揮之又不去,我對文學的理解又加深了一步,但到底什么是文學,我想可能要用一生去思考了。
(文/水墨江南)
作者:水墨江南
快來評論,快來搶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