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給時光里的你--三十歲的自己
大學的時候,社團會舉行各種活動。我記憶最清晰的活動是——時光慢遞,就是現在的自己給未來的自己(三年后的自己)寫一封信,然后由社團保存,三年后的今日再還給自己。
那時的我還是剛入學的大一新生,除了新奇就是想要好好度過這四年的時光,不因閑散而放縱自己,不因放縱而虛度了這四年。當時某一社團正在舉辦這個活動,我和朋友便好奇地圍上去,社團里的學姐學長十分熱情,便拿出一張張明信片,讓我們留下自己想對三年后的自己說的話,三年后便是大四。于是,我們都紛紛寫下來了。
我很喜歡文字,可是一到寫信,無論是給誰寫信,便有一種無話可說的艱澀。周圍朋友都已經紛紛寫下來:減肥、談一次戀愛、英語四六級順利通過……我當時便匆匆寫下:歲月靜好,一切安好!一年一年,大四的時候,有一天接到一個電話,有一封來自三年前的信。再次看到那張明信片,有些驚奇、有些興奮、有些感動……后來,因為某些原因,我把那張明信片埋在了記憶了,真正地丟在了時光里。
不知是時光荏苒了歲月,還是歲月辜負了時光。在過往的故事了,我們都曾是主角。而今,慢慢地,我們學會了遺忘,遺忘了曾經的故事、遺忘了曾經那個年少的自己、遺忘了自己還是戲中人;漸漸地,我們開始把自己邊緣化,自己不再站在生活舞臺的中心。
有人說:那是你長大了;有人說:那是你開始真正生活了;有人說:那是你開始不再計較了;還有人說:那是你變了。曾經為了一個約定,努力維持最初的模樣,抑制自己心性。而后才發現:變就是為了不變,有些人有些事不過是過眼云煙,徒增憂傷罷了。
今年不幸中有些幸運,在家過了二十幾歲中的某一個生日。自己離三十歲又近了一步,可是自己依舊在原地踏步。不知道未來會怎樣,不知道以后自己又有什么樣的遇見?于是,寫下一封信,希望未來的自己能夠看到現在自己的慰藉。
第一,堅守自己所相信的價值。堅守著善良。何為善良,何為不善良?也許每一個人對于這個詞的理解都有不同,都有側重點有所不同。我希望自己能夠堅持自己價值中的善良,不要傷害任何人,但是也不要被任何人傷害。無論何時何地,以善為出發點,以良心為考核點;堅守著理解。生而為人,本就不易,生活有時更是有苦難言。以最大的理解去理解身邊的人,以最大的理解去看世界。古人云:和而不同。生活不是一個人活著,而是所有人能夠共同生活。也許幸福的起點就是我們相互的理解;堅守著寬容。在父母眼里,我從小就是心眼小的孩子,自私不夠寬容。于是,很多時候,我都在刻意改正自己的毛病,學習寬容,尋找寬容。
第二,堅守所有的遇見。這一生,我們能夠遇見多少人?有很多科學的數據有計算過,可是我一直都不相信,與其那冷冰冰的數據,我更加相信的是具有溫度的“緣分”。所有的遇見都是我們和原本的陌生人之間的特殊緣分。無論是朋友還是戀人,我們能夠遇見,就是我們前世今生的緣分,更別說與我們有著血緣關系的父母,今生能夠成為一家人,那是前世修來的福氣。于這些遇見,更多應該是感恩和珍惜。今生生而為人,來世我們又該何去何從呢?我經常把人生比喻成一趟由始點開啟的公交車,有些人走了,有些人來了,可是終有一人不畏誘惑,陪我們走到欣賞一生的風景,陪我們走到人生的終點。無論何時,自己是十幾歲的大學生,二十幾歲的研究生,還是依舊單身的三十幾歲的自己,都要堅信著遇見,堅信著愛情。希望未來的自己因為有愛而去結婚,不是因為年齡而將就自己的一生。
第三,學會原諒。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學會原諒自己,希望未來的自己不要為難自己。因為疫情就,所有人都被迫困在家里兩個月。生活就是普通人日常正常的活著,上班下班,掙錢養家。這突如其來的疫情,正常的工作已經被迫停滯。巨大的房貸、車貸、孩子的奶粉錢、日常開銷錢,都成了一個個難題、一座座大山,壓得我們喘不過氣來。疫情雖然很可怕,在家期間的心里更加重要。本來我應該回學校完成畢業論文,然后找工作。武漢疫情嚴重,所有的計劃都被打破了,回學校也變得遙遙無期。居家的我吃飯也吃不下,睡覺也睡不著。后來,自己也慢慢地疏導自己,慢慢地學會和自己和解,學會原諒環境、原諒自己。無論以后處于什么情況,希望未來的自己不要為難自己,不要困在自己的天地里;無論以后自己是什么樣子的,都要學會接納自己。
……
在2020年相遇。
再過幾年,希望依舊相遇。
(文/瑾梅)
作者:瑾梅
快來評論,快來搶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