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孝順”
最近,參加了一次有部分退休職工參加年終聚會。退休職工們聚在一起,除議論社會熱點外,就愛拿家庭瑣事說長道短。老王說,養兒不如養女,還是女兒女婿好,知道照顧我;老李道,兒子對我不孝順,照顧少!老人們議論紛紛,敘說的一個主要話題就是,子女的孝順問題
百善孝為先,孝順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父母撫育子女,對子女的恩情如山高,比海深,烏鴉尚有反哺之心,身為兒女,又要如何報答父母的恩惠呢?至圣先師孔子說過:“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意思就是說:我們身體的任何部分,都是父母給我們的,每個人都要好好保護。如果我我們生病了,最擔心的人肯定是父母,因此,做子女的應愛護身體,時時照顧身體的健康,千萬別做一些傷害自己和父母的事。當父母老了,做子女也要盡孝心,照顧好家中的老人。
然而, 時代在前進,社會在發展。退休職工們議論的內容,雖說是當前普遍存在的一種現象,但如今要找出純粹意義的"孝子"太難了。我以為,老人如果退休后與子女分開居住,子女一周內來探望二、三次父母,或打一、二次電話問候爸媽健康狀況,已經是相當不錯的了。
我們對待任何事的討論都不能脫離現實。一則,現在的年輕人確實忙,忙工作,忙交際應酬,忙玩游戲,忙看電影、電視劇,忙對孩子進行"家教"等等。二則,如今青年的家庭觀念比較淡薄,父母退休后都有收入,不需要他們養活。在這種情況下,始終把家中的老人掛在心上的年輕人自然少了。
子女對老人是不是孝順,我的態度是看淡些,不必太苛刻。只要兒女堂堂正正地做人,踏踏實實地工作,不做虧心事,我看就是對老爸老媽的最大孝順了。如果子女是干部,就應不貪不占,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如果子女醫生,就應向患者獻愛心,拒收紅包,千方百計把他們的病治好;如果子女是教師,就應像關懷自己的孩子一樣關愛學生,把他們培養成才; 如果子女是企業職工,就應有敬業精神,使企業興旺發達。
試想,如果兒女不爭氣,干了有損集體的事,甚至觸犯了法律,家里的老人能安心嗎?"伍子胥一夜愁白了頭",做爸媽不急死才怪哩!只要兒女們平平安安的生活,不給父母添麻煩,做父母的也就能心平氣和 ,延年益壽 。
所以,我認為,在當代,對"孝順"的含義要給予新的界定,不能以封建社會的標準來要求現在年輕的兒女。不知大家以為然否?
(文/詩路花雨andsix)
作者:詩路花雨andsix
快來評論,快來搶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