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論
人的性格,思想,行為,觀念是怎么形成的?
有的人說是大自然,就像達爾文的進化論,有的人說是理性,就像董仲舒的“天人合一”,有的人說是仁道,就像孟子的“仁政”,有的人說是人類社會,就像馬克思的資本論,強調資本主義將會被社會主義取代。
而我的觀點是由于客觀世界的影響,對人腦產生各種意識形態而變化的。人一生下來是單純的,純潔的像一個白紙,沒有雜念,然而,人在成長過程中會經歷這樣或那樣的事,自然腦袋里的雜念會越來越多,就會形成對這事或那事的認識與看法,也會形成世界觀和人生觀。而且,對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的影響有家庭,學校,社會等,分得再細,有親人,朋友,同學,同事等。
先說家庭,人一出生就離不開家庭,從小受到父母的教育,行為,各種思想文化,還有經濟條件的影響,無論是好與壞,對與錯,全進了腦袋里,不能抹去,每個人性格也跟家庭脫不了關系,比如說父母的嬌生慣養,會養成自私自利,囂張跋扈的性格,而父母過于嚴格,會形成自我封閉,膽小懦弱的性格,還有,父母的行為舉止,性格特點會影響你對世界觀和人生觀的認識與看法,比如說父母經常吵架,他們的行為過于暴力,雖然對你沒有身體上的影響,但長期這樣,心理對事物的恐懼感會越來越復雜,他們肯定會認為世界上的事物都是可怕的,本來是單純無邪的心靈卻因為長久的心理暗示,在面對外人時心里肯定會說,他們是可怕的,就會變得懦弱,膽小,少語,不敢與人對視,不敢與人溝通,嚴重的影響社交能力。這就是家庭對人的影響。
再說學校,人受教育離不開學校,離不開老師,離不開同學,也會受到這樣或那樣的影響,在學校,老師會讓你學到很多知識,技能,給你灌輸正確的思想文化,讓你以后成為一個正直善良的人,然而,在學校肯定會跟一些積極向上的或者不求上進的同學交往,“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和那些品行端正,才華橫溢的人在一起,你的思想文化自然會受到沖擊,自身的素養就會提高,和那些品行惡劣,素質低下的人在一起,由于他們的行為已經對你的認識觀產生了潛移默化的影響,你就會跟他們一樣,道德淪喪,自毀前程。這就是學校對人的影響。
除了家庭和學校,你的生活也離不開社會,社會上的復雜,時時刻刻都在改變你的一言一行,和對各個環境,場景的認識,比如說你找工作,為了面試,你會注重形象,注重細節,注重說話技巧,就在這面試的實踐中總結出了經驗,你的行為舉止,說話能力在一次又一次的面試中都會得到提高,還有面對面試官的場景,會由陌生走向成熟,因為你經歷久了,自然會發生變化。這就是社會對人的影響。
客觀事物是無窮無盡的,對人的影響是沒有底線的。我們要在快樂的環境下成長,性格才會變得開朗,我們要學習先進優秀的思想文化,這樣我們的素質才會提高,我們要多跟正直的朋友交往,這樣我們的行為舉止才隨波逐流,我們要多看看正能量的書籍,并把看過的內容付諸實踐,讓我們的世界觀和人生觀得到質的飛躍。
(文/雷小涵)
作者:雷小涵
快來評論,快來搶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