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敬你是條漢子
【情景一】
有天老媽打電話來說,昨晚一群村里人在小店門前,坐著的坐著,站著的站著圍成一圈,說說笑笑。
見我母親過去,一個和我家有些過節的小學老師就隨口而出,你看小微家過得多好,年紀輕輕就娶了媳婦兒,老嫂子(指小微媽媽)帶著孫子,門前門后的笑開了花。
【情景二】
有天父親打電話來說,我三伯母把我家種在菜園里的樹苗都拔了,仍在菜園邊上都被太陽活活曬死了。聽聲音父親很生氣,但都是妯娌弟兄不好動怒,怕村里人看著笑話。
這塊地原本是父親說好給三伯種些蔬菜的,本身又在他門前,后來春天播種的季節都過了也沒種上啥(事實是至今也沒中啥)。
父親覺得浪費怪可惜的就沒打招呼的種了幾棵樹苗,于是就有了后面的結局。
【情景三】
有天回家看爺爺奶奶,不忙時我一個月回家一次,雖然來回很遠,祖父母對我有養育之恩,我個人還是會時常回去看他倆。
那一次回家大概是父親的事業不太順利,有好些天沒去看兩位老人家了。
爺爺一共有四個兒子,除二兒子外出打工外其余也都經常在家。
那天我陪爺爺喝了點兒酒,爺爺也是無意識的說起了這件事,當年在拇指山當工人那會兒經常幫工廠修車子,于是手里有些錢。
三伯母經常蠱惑三伯去問爺爺要錢,沒來一趟都沒有空手回去過,多多少少會給一些。
有一次,三伯家要開小店,三伯母蠱動三伯去問爺爺要錢,爺爺說也要了一些時間,因為拿錢不是干壞事,也就給了。
如今,爺爺奶奶老了,三伯三伯母雖在同村但很少去看他倆,我的兩個堂兄在三伯母從小到大的教育下,也極少來看兩位老人。
不知是不是因為離家遠了還是長大了,感覺之前濃烈的親情淡了,也可能長大了明白事理了,反而覺得生活越來越現實了,沒有兒時那么的單純了。
【情景四】
之前村里有個張阿婆,在我們村里吵架是沒有人能吵的過她的,她能不吃不喝拿著菜刀和切菜板坐在人家門前吵一天不帶休息,村里人都說她罵死過路人。
有一天,因為些小矛盾,可能和吳家媳婦兒拌了嘴,于是趁著天黑將吳家秧田里的水給放完了。
第二天吳家人得知后趕到門前和她理論,她破口大罵吳家人眼瞎,冤枉好人,連祖宗都罵完了。
農村吵架,越罵人越多,就快到中午了還沒完沒了,吳家人看著人越來越多,也就打算走了回家燒飯,還有人在外忙活。
正在吳家人回家米剛下鍋,張阿婆就拿著菜刀和切菜板到他門前吵,破口大罵,據說全村人都知道,全村人也都煩她,她幾乎和村里的每個人都吵過。
吳家人出來理論,兩人隨后打了起來,吳家人失手打死了張阿婆,阿婆兒子聞訊回來后和吳家人血拼,最后造成兩死兩傷的悲劇(九十年代)。
現在經常有人會說,城市套路深我要回農村,其實,農村經過三十多年的改革開放大多數情況下依舊是那個觀念落后,嫌貧仇富,搬弄是非刁民居多之地。
為什么政府工作最難做的在基層,有些農村家族勢力橫行,目無法紀,見利忘義者不在少數。
年輕人不是說不熱愛家鄉,身為農村人,要學會辨別是非,現代社會發展如此迅速之際,在農村顛倒是非,勾心斗角,明爭暗斗者不在少數。近日在村黨員群里,兩位老黨員為雞毛蒜皮的小事唇槍舌戰,沒有五十也有六十的人了吧,對生命無絲毫敬畏與頓悟之心,不惑之年對他們而言也許只是個時間。
城市套路深,想要回農村?回農村,起初我也想過,但現在,你回去,我敬你是條漢子!
(文/勿忘曾少年)
作者:勿忘曾少年
快來評論,快來搶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