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無病呻吟
這個詞按我大概的理解是:故作姿態的,裝模作樣的從事某一項事情。放在文字創作上就是:毫無意義的寫作,既無真的可言之物,又無真的可訴之情。以紙張為地基,疊詞綴字般的在其上糊起幢幢高樓。
此次我想要說的正是關于寫作上的“無病呻吟”。
文字功力不深厚,難免會被人說成是“無病呻吟”,如果說別人的態度對你沒有任何影響;那這個就絕對讓你迷茫不知何往: 可能有一天,你會在心里默默的想我這篇文章算不算是無病呻吟呢?
當這個問題看似毫無來由的侵襲你心頭的時候,你的心中便開始了對自己生花妙筆的懷疑。從此不再心無旁騖的寫作了,每一篇文章中你都要找出確之鑿鑿的“物”,哪怕是一個句子都令你戰戰兢兢,其實你大可不必如此。
既然你的大腦想到了這句話,那便是有它的用處的,至于“可言之物”、“可訴之情”你也不必費盡心力去尋找,其實它們比你下筆前還要早的從心中生發出來,說不上來可能是因為這種“情”、這種“物”是現在的自己無可名狀的吧。
有沒有是真的無病呻吟呢?有的,但是我并不準備多說。因為我們大概從接觸寫作的時候就碰上這個大敵了。我們現在捧讀著的浩渺無窮般書海是歷史完整的積淀嗎?不是。我們一定能想象出這些書稿字句的背后有多少的原稿,還有多少思想的碰撞;會不會有后人覺得其書稿不利于如今社會發展便讓它銷聲匿跡在歷史的洪流中?
那直到現在還在熠熠生輝的文學作品的作者有沒有得過一些“無病呻吟”的評價呢?我想說的是每一個學習寫作的人都會有“無病呻吟”的。但是“無病呻吟”并不會阻礙你的文學功底,相反會讓你的筆下瀉出字詞。等你慢慢地把話說個透徹明了自然就會“有可言之物”,“可訴之情”。(因為據我大概得實踐得出兩種會造成“無可言之物”、“無可訴之情”的情況。其一便是籠統概括說不清楚你寫的到底是什么,自己云山霧罩的寫著,別人讀著也是如聊齋一般。其二便是真無什么素材可寫。)
如果到現在你還在害怕會被人評價“無病呻吟”的話。那你便真的其澤不見汪洋了,你所能代表的只是你一個人而已,你還怕把整個文學世界帶入一種矯揉造作的風氣中嗎?等你真的有了這樣的實力就不會寫出“無病呻吟”的文章了。大膽放心的寫吧,改變世界也要從改變自己開始!
(文/殤—夜之睛)
作者:殤—夜之睛
快來評論,快來搶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