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寒門子弟改變命運嗎?
又到了一年的高考日。
毛坦廠中學歷來都是高考工廠。近來,一則新聞:毛坦廠中學1年做5千分試卷。針對此新聞,很多人都不能理解,甚至是譏諷、嘲笑。
無論如何,看到這新聞,我是笑不出來的,甚至有些懷念那年我做過的試卷。
對于毛坦廠學習制度,是遠近聞名的。我有一個大學朋友便是從毛坦廠出來的,他說第一年在普通高中復讀沒有考上,第二年父母便把他送到毛坦廠。在毛坦廠中學,除了學習,你沒有其他的事情可以做,沒有人跟你插科打諢,都在爭分奪秒地學習,甚至吃飯都是用跑的。所有的人都在追著跑,沒有人停下,擁擠的高考大軍推著我們向前進。這樣他進入了大學。
高考是什么?高考能夠帶來什么?
歷代官制經由任命、“辟地”、“勝敵”、“九品中正制”等各種形式逐漸過渡到隋唐以的“試策”取士和“科舉”取士,積極從政的傳統文人便紛紛踏上了通往理想的狹窄道路,一個個儒生滿懷神圣與建功立業的夢幻從四面八方向科舉圣地走來,終生為之追逐而樂此不疲。
一旦金榜題名,儒生的命運便即刻改變,它不僅光宗耀祖、輝映鄉里,同時使儒生的心態煥然一新,所謂“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朝看遍長安花”。
而今天的高考呢?
知識改變命運。我一直深信不疑。我既不是官二代,也不是富二代,我的父母是普普通通的農民。他們想要改變自己命運,諸多原因,他們沒有進入學校圣殿。他們不甘心一輩子留在這片土地,不想自己的孩子像他們一樣。于是帶著孩子出走,到大城市接受良好的教育,希望能夠有所改變。
無論環境怎么,我都把好好學習銘記于心。不是為了自己而學習,而是不想讓自己的后代滯留在那片無人問津的土地上。
中國的發展越來越好,人們的生活越來越美好了。可是不可否認,很多來自“大山”另一邊的孩子,這些孩子沒有顯赫的身世背景,如果不努力學習,只能停留在社會的底層,拿著微薄的工資,做最累的工作,受最大的白眼和嘲諷。有人說:工作沒有高低貴賤之分。但是我們不能控制每一個人的想法。
高考,一種公平的競爭機制。當所有人都站在一個起點上,只要你夠努力,你到達你想要的高度。有人痛斥高考,孩子受到很大的壓力、孩子學習太累、孩子……這何嘗不是一種考驗?學習雖然不是通往成功的唯一通道,成功的人永遠都在學習。
高考會給我們帶來什么?
一段經歷,一段青春里的奮斗,和一群小伙伴肩并肩地奮斗;一個轉折點,也許我們看到的世界并不大,但足以讓我們意識到自己多么渺小,然后奮力向前。
鯉魚躍龍門。高考是公平的。此刻,我們是平等的。只要我們足夠努力,就能看到“大山”的另一邊的世界。
曾經看到過很多報道:寒門子弟出狀元。這不正是告訴我們,不是高考選擇我們,而是我們選擇高考——一個人生的加油站!
(文/瑾梅)
作者:瑾梅
快來評論,快來搶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