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指青春,繾綣流年
翻開俗世的扉頁,便會驚奇地發(fā)現:每一朵花開,都記錄著一個攝人心魂的故事;每一滴雨落,都書寫著一個驚心動魄的傳奇;甚至連,每一個含春的嫩芽,都編輯了一個引人入勝的情節(jié)……
似乎,任何光亮的背后,都少不了戰(zhàn)勝黑暗的歷練,但凡美艷的正面,也都曾寫過拒絕枯敗的毅然。而最后,這一切終歸,隨風起舞而不隨波逐流,安之若素而不隨遇而安。是的,逐夢經年,此去,縱是前路風一陣,雨一陣,腳下山一程,水一程,我們依舊微笑看把風雨慢煮成風景,把山水雕琢成清絕,及至,眼里盈一汪清波蕩漾的暖,心岸擱一段輕舟素帆的念,世間所有的百轉千回,顛沛流離,于時間的清流中,揚帆起航,漸行漸遠,消失于天邊水遠處,夕陽山外山。
所以,人生別一味地惦念著是否有著波瀾,哪怕是水平如鏡,水平如鏡亦可繪一輪紅日,繡一彎殘月;哪怕是洶涌澎湃,洶涌澎湃亦可拍云崖水岸,卷起千堆雪。當然,也別固執(zhí)地守心自暖,安坐在青檐之下,憂慮啟程的舉步維艱,或許,心有所向,素履以往,才是一闕逐夢的箴言。因為,在這箴言外,那持清茗熏染時光的畫面,總不能輕舞歲月,那東籬把酒醉東風的繾綣,終不過,是歲月長河里卑微如塵的暫安。
人生若是向前,青春就不能只用傾酒掃茶來祭奠。何不,鮮衣怒馬,揚鞭赴遠,一騎絕塵,瀟瀟灑灑?何不,捻字療饑,伏案勤耕,摒棄銀碗盛雪的安閑?何不,鋪一紙素箋,以心為筆,以血為墨,寫一筆花開花謝,抒一闕潮起潮落?
最喜,青春里的淺淺見,深深緣。起初,那些朝夕相處的遇見,許是尋常,懶得看一眼,只得隨日子輾轉,突然有一天,與它再也不見,驀地發(fā)現,世間有一種遇見,叫忽略,而那“忽略”正化作心痛,降下微笑冉冉。凝望,那些來來往往的緣,都是久別重逢的外顯,在且珍且惜歲月,正將兩個不同的心交接,一如,你用三生煙火,換我一世嫣然,我用此生蓮音,祈你羞花容顏,任山河晴雨,平湖秋月,不起不滅,不增不減。無奈,紅塵終究是情深緣淺,縱用,八千里荷塘喧嘩,也換不回與有情人的一次擦肩。
芳華彈指間,清香熏染流年。淺行紅塵陌上,不如,輕持一懷安然,循一徑花香,細嗅春日芬芳,即便心有所感,也正如詩友所曰:
曾經江湖策馬,如今醉罷看花。
往日滄桑已遠,不慕塵世浮華。
此情處,不由得,輕問一聲:前院梨花紛,幾許出柴門。春風若不掃,又當遣何人?
(文/*閑坐等清風*)
作者:*閑坐等清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