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的妙趣
無從管外面的世界繁劇紛擾,一人安然的倚坐在沙發上,悠暇的翹起二郎腿,面朝紗窗,窗外陽光柔媚,輕風蕩漾。心無旁騖,情景相融之下,捧一本古書細品,隨書中情節而心腦漸入佳境,倏忽之間,陶然忘機,廢寢忘食。這當然須是一本上乘佳作,方可令人泛然其中,這便是我讀書的最基本妙趣所在,讀一切有益于身心成長的書。
頓腹之言,一如讀書猶若補食膳藥,有利于修身養性,不亞于禪坐太極,深讀積久,沁入行為之中,方可覺是苦口良藥、絕世神醫,諸如明之洪應明所著《菜根譚》、清之王永彬所著《圍爐夜話》,初看讓人清心寡欲、小決使導,深讀則讓人寧靜致遠、氣勢非凡,此類語,絕不是泛泛空談,浮言虛論。有道是“讀書之法,在循序而漸進,熟讀而精思”,反復暢讀,終有所獲。
再者讀書猶若與賢者對語,亦如良師益友一般,可聆訓誨,受鞭策,知榮辱,改過失,譬如讀春秋戰國孔孟之《論語》、《道德經》,閑時開卷,抱案而讀,令人醍醐灌頂,自省自察,茅塞頓開。不乏有難以自律之人事,面對誘惑,屢屢明知故犯,此書不能解之,但可引從,加以艱難坎坷之事磨煉,后而上善大道,乃實踐中浴火重生,破繭成蝶。
三者讀書猶若品陳年佳釀,怡然醉入其中,首當其沖的是雪芹兄之《紅樓》,“開談不說紅樓夢,讀盡詩書也枉然”,其次是西漢司馬遷之《史記》,北宋司馬光之《資治通鑒》,每每讀之,總有感慨萬千,一江南北,消磨多少豪杰,倒不如“一杯濁酒,笑看風云”來的真實。逝者如斯,不舍晝夜,品味書籍,感今惟昔,不就是嚼食人生的五味雜陳嘛!誠然,人的影響短暫而微弱,書的影響則廣泛而深遠。其讀書妙趣之所在遠遠不止鄙人所述以上。
總之,立身以立學為先,立學以讀書為本。書籍是人類思想進步之階梯,是尋找人生之真諦的光明途徑,是逾越人生各種困難的法寶利器,可有一點兒,不能照本宣科讀死書,那就失去了原本讀書的妙趣所在。
最后,諸君今日你們讀書了嗎?
(文/深淵)
作者:深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