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覺知,尋一條讓身心靈都回家的路
印度大師薩古魯說:你能計算的在你的生命中微不足道,你能計算的實質上就是你能得到的,你能得到的可以用來謀生,但你無法活出自我。你活著僅僅為了謀生,還是想活出自我?這是每個人都要面臨的選擇。
不幸的是,今天大多數人活著只是為了謀生,因為他們的生活既不尋常也很昂貴。?他們買房,然后接下來的30年就抵押給了房子——不是房子被抵押,而是你被抵押給了房子。他們買車,接下來的10年就抵押給了車子。甚至他們的教育貸款都需要15年去償還。
就在今天,報紙上的新聞說,在未來,從現在開始,三分之一誕生到這個星球上來的人,壽命將超過一百歲。那么他將在32歲完成他的學業,50歲還清他的教育貸款,45歲結婚,70或72歲退休。之后,在剩下的30年——當然,他還擁有醫療保險,所以——他還可以從這個醫生看到那個醫生。
生命的最大成本其實是身體成本和心理成本,身外之物衣食住行的消費都是有彈性的。而唯有身心靈的健康是生命之根本。當它們生病了,為了一息尚存,你所做的投資和消耗甚至都是你無力所能承受的。
現在社會上為什么出現了那么多的身心靈成長課程,而且價格昂貴,還是有越來越多的人不斷地熱衷于參與進來學習。那些正在學習的人開始對生命有了覺知,而覺知的源頭要么來自于身體上的重大疾病,能夠把他們從病痛中被喚醒重新認識生命和自己。要么是來自于精神上心理上的痛苦迷失,于生活和精神意志的漩渦無法自拔,難以尋找生命終極喜樂的出口。
那些正在學習身心靈成長的人是幸福的,至少他們已經覺醒了。怎樣才能夠真正使人改變和走出過往的那種模式,反復的泡課,大量的課程學習可以讓你知道你的人生不該那樣活,甚至會給到你一些切實可行的方法。在課程里的那些日子你是倍感舒服的,但是回來落地到現實生活中為何又回到了舊有的狀態?
不是你上的課沒有用,也不是那些課程不夠好,從不知到知道,只是停留在頭腦的層面,從知道到做到是需要上升到感知和感受的層面。這個感受的層面需要身體的配合真正打開。當身體的感覺沒有合適的路徑配合被打開,那種頭腦層面的認知能量被阻塞無法從身體層面顯化出來,生命的實質變化就無法發生。這也是你為什么知道卻無法做到的原因。
從身體層面把你內心的感受打開,當身體的各個脈絡是通暢的,那些來自于心理的營養在身心靈之間才能暢通無阻的循環流動,整個的生命狀態才是健康的。
尋找生命的自我覺知是向內找,而不是向外求。外求是一種心理上匱乏的表現。向內找是回歸到生命最初的內在,回向自己的內心,從內在用自己的心建立一種與身體上的連接。自己去觀照自己日常生活的起心動念所透露出來的信息,無論是情緒上的變化還是身體上的不適,哪怕是以疾病的形式呈現出來,那都是提示給你的寶貴信息。
我們在處理這些情緒或者身體疾病的問題時,必須探索更深一層的含義,我們要問,這些問題對我而言意味著什么?從中能學到什么。那些來自于身體和心理層面的消息,對你訴說著:等一下,有些不對勁了。你有沒有在傾聽完整的自己,你忽略了什么對你來說很重要的東西,是什么呢?我們需要以這種方式找出問題的根源,可能來自心理層次或者感覺層次、理解層次或者僅僅是個人存在狀態上的改變,可能并沒有被自己覺察到。
恢復身心靈健康需要更多個人化的內在學習和轉變,若是缺乏這方面的個人自我覺知,最后仍會創造出另一些問題來引導你回到最初導致身心疾病的問題根源。我覺知我發現”找出源頭“既是關鍵,而要處理源頭通常需要一項生活上的改變,這個轉變最終能引導個人生活與其存在核心有更多的連接,并導引我們前往自己最深層的部分,那個部分有時也被稱為”高我“或”內在的神性火花“。通過自我覺知的導引讓自己上升到一種靈性的層面。
生命的奇跡常常是借著某些因由就這樣莫名其妙的發生了,其實這冥冥之中都有安排,當你的生命上升到一個更高層次的維度,回過頭來你才能看見在你的過往生命歷程里都發生了什么,為什么會發生,這是生命最高層次的自我覺知,這是一種”醒著的活的狀態"。你能看清身外發生的那些事而不再身置其中產生莫名的困擾了。
要想達成身心靈的合一,通往身體和心靈的路途究竟有多遠,怎樣才能從知道到做到,從頭腦的理性層面到達感覺層面,靈觸催眠療愈,心手相連,撫觸之間。經由雙手在身體表層的撫觸,瞬間實現從心靈到身體愛的能量傳遞。自我療愈和療愈他人是自我和他人美好關系的雙重構建。
“我是一切的根源”,“愛是唯一的答案”。愛是構成我們的本質,愛是連接宇宙神性的體驗。每個人都渴望愛,而分離的幻覺造成所有身體與精神上的痛苦,從而產生恐懼和自我仇恨,最終導致了問題和疾病。
每個人都是自己人生的療愈師。你可以做到的遠遠超過你對自己的認知,包括治愈自己的“絕癥”,而唯一真正的“絕癥”就是成為一個有自我覺知的人。
我要鼓勵你走出人生的標準“界限”,繼而開始看見不一樣的自己。我要鼓勵你在最重要的時刻活出自己的生命,讓自己的每一分鐘都能重獲新生。我也想鼓勵你,踏上一條自我療愈的靈觸療愈旅程,在短暫的人生旅途上輕輕地粘上靈性之況味。
唯一,唯一的方式,去經驗生命,是變得越來越有覺知。
(文/菩提樹下)
作者:菩提樹下
快來評論,快來搶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