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的例子
那棵樹,我老早就認識了。
小時,和玩伴路過時,蟬兒一直在:“知了,知了” 地不停叫著。我的嘴角勾出一抹邪笑,“好小子,沒白來,看,那樹上有一只蟬。”蟬那時是我們寵溺的玩物,小孩子都喜歡捉來玩。我指了指那樹,并抬頭望了望。但我發現,那樹在不屑地望著我,那蟬也連同那樹一樣,不屑地望著我,好似在俯瞰一個可笑的東西。我狂了,連一帶三地爬上樹,想要抓住那蟬,但那樹卻搖了搖身子,仿佛給蟬一個訊號,蟬搖搖翅膀,飛走了……,值得奇怪的是,我非但沒有生氣,腦子里還蹦出一個怪異的想法:蟬和樹是好朋友嗎?
此后每個酷熱的夏日,我都會來這樹旁,看看它有沒有和蟬在一起。事實證明,蟬和樹的確是好朋友。蟬總是伏在樹的背上,吸著樹給它的飲料,還時不時會帶一些朋友過來。它們吃喝盡興后,便會為樹唱歌,以示感謝。蟬音一多一湊,好像一個交響樂團。而樹總會在夏風姑娘的詢問中,略略地擺動著身子,表明自己很享受的樣子……
所有蟬都喜歡和這棵友好的樹做朋友,而我,也喜歡與這些友好的蟬和樹一起做朋友。再次抬頭望它們時,它們的眼里哪有不屑了,根本都是在閃著友誼的波濤啊。
樹的旁邊有一堆柴,是一個老婆婆堆在這的,樹的鄰居是一幫很不友善的羊。它們整天只想著怎么填飽肚子,才不管樹的死活。它們經常爬上那一堆柴,伸長脖頸去啃樹的葉子。樹總是保持沉默,任由它們吃著,在它的世界里,在它的生命里,它認為本應奉獻。那一堆柴不久就被踏崩了……
那天,那老婆婆看到柴變成了這個樣子,不由得怒火中燒,用嘶裂的嗓音叫喊著,“都是那樹,如果沒有那樹,那羊就不會來,踏崩我的柴了。”她隨即回家,拿了一把斧頭,對準樹干,掄起,掄落,掄起,又掄落,最壞的事情發生了,樹倒了……。這時的我已經上初中了,在學校留宿,知道這事是在雙休日回家時,我多想說:“是羊的錯,樹一直是奉獻的呀。”樹死的根本原由是——老婆婆無權懲罰別人家的羊,便對沉默的無援的樹掄起了斧頭,在我的世界里,老婆婆就是一頭披著羊皮的狼,隱藏著勢利與邪惡。
邪惡的人們總是戴著正義的面具,恃強凌弱,最后真正的正義卻被他們掄在斧頭底下……樹的例子就是最好的證明。
(文/同學,木棉花開的日子)
作者:同學,木棉花開的日子
快來評論,快來搶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