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和小人
君子和小人自古以來就像是一對歡喜冤家,作為中間派的“偽部”,在兩者之間胡攪蠻纏,而吃瓜群眾,在一邊看的津津樂道的同時,或許也受其牽連。
真君子、君子、偽君子、假小人、小人、真小人……我們現在或許經常聽到這樣的詞,不知道古代的時候是否也有這樣的詞,但不可否認的是,現在有了。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周,密也。密,山如堂者。引伸訓為周致也。
比,密也。二人為從,反從為比。
這句話大體意思是:君子團結群眾而不拉幫結派,小人拉幫結派而不團結群眾。
君子與小人的一個區別是“公私”,當然也有的說是“義利”。
但公私的區分、義利的差異,并沒有什么法律條文寫的明明白白作為規范,唯有憑良心。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這句話出自《道德經》,可見“自然”的地位是多么的高。
“自然”的地位為什么這么高?舉幾個例子,比如說“大地”,不會因為這個人是好是壞而決定讓他站立與否;比如說“空氣”,不會因為這個人是好是壞而決定讓他呼吸與否;比如說“地球”,不會因為這個人是好是壞而決定是否讓他生存在這里面;還有太陽、水、風……
對于自然來說,不是沒有善惡之分,不是沒有公私之分。比如說我們排放了大量的廢氣廢水、砍伐了大量的樹木,看看我們現在呼吸的空氣、喝的水、周圍的環境,自然的惡、私也就隨之而來了。
但自然的這種惡、私,是我們自己找的,怪不得其它。用孔子的一句話,叫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用荀子的一句話,叫做“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用荀子轉述孔子與魯哀公的一句話,叫做“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或許我們要看看太極圖,它包含的實在是太多太多了。比如陰中有陽,陽中有陰;比如陰極生陽,陽極生陰;比如陰能生陽,陽能生陰;比如陰能化陽,陽能化陰;比如陰陽一體、圓、黑白、曲線……當然了,這是當做“平面”來看的。如果是當做“球體”來看,比如說星球,那就更有意思了。如果是當做一個“體系”來看,比如說銀河系,還有更為廣闊的宇宙,還不知道多少年才能出現這樣一個人,能夠解讀它。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這句話,既說明了公私分明,又說明了公私不分。
沒有絕對的對,也沒有絕對的錯,事情的對錯只是當時時代的發展所導致人做事的方向。
那君子和小人是否又能完全分得清呢?真真假假,亦真亦假,無真無假。我們做好自己,讓自己朝著好的方向去發展,應該是沒錯的。
小人也是人,并不是真的想做小人,不妨給他一個機會改正。
聲明:本公眾號所有內容為本人現階段理解,日后或將推翻此番言論。
(文/李子仙)
作者:李子仙
快來評論,快來搶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