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價值到價值觀
活著,意味著我們有活著的理由。
那么既然讓我們活著,肯定說明我們都有自身存在的價值。
每個人的價值觀都不一樣。
比如,同樣的一塊錢,在不同的人眼里,分量就不一樣。不同的人,在這里并不是指貧富貴賤。
比如這樣一種人,他們會把一塊錢當成基礎,認為這一塊錢是成功的基石,可以用這一塊錢去做一些可以賺取更多基石的根本。無疑,這種人都是最有可能走到巔峰的。這些人的價值,是為了給更多人創造價值。
再比如這一種人,在他們眼里,一塊錢也會成為一種基礎。這份基礎的價值叫做鋪墊!他們會慢慢的在這份基礎上放上第二個一塊錢、第三個一塊錢、第四個……當然,這種人過得日子肯定會比第一種人要踏實的多的。這類人大多數會不思進取,安分守己,但是肯定也不會有太多的煩惱。而第一種人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會羨慕這種人。
還有一種人,一塊錢在他們的眼里也是非常有價值的。比如,我們都會喜歡的ipone手機,一塊錢當然買不到??墒沁@種人會在這一塊錢的基礎上加上一部分。沒錯,是加上一部分,他們就是這么想的。哪怕這一部分是這部蘋果手機總價值的七千分之六千九百九十九!當然,這里的描述還是會有一些夸張的,到我要表達的意思相信大家都能明了。
這種人絕大部分都是比較摳門的。相對于第二種人而言,他們摳門的方向絕對不會是全面的。對別人他們會力爭一分錢,對自己卻奢而華之,不加半分吝嗇。對于這種人,相信很大一部分人都會敬而遠之,不予深交吧。
然而對于第三種人,還有一種和他們完全對立的群體。
這種人的眼里基本沒有一塊錢,以至于他們的朋友圈子會比較寬廣,人緣上佳。說一擲千金太過夸張,但是用揮金如土月月光來形容他們卻絕不為過。相信很多人都會有這兩種人的。毫不為過的說,這兩種的價值觀都是最為明確的!一種是對價值觀領悟的太過通透,另一種對價值的意義過于忽略。
從這四種人里,我們可以看出什么?
第一種人無疑是最值得我們學習的,學習正確的價值觀,學習準確的利用價值。但是,這樣做是肯定會失去人情味的,失去了人情味,我們就會失去更多的有意義的東西,不是么?
第二種人當然也有我們學習的地方,這種人的積累,無異于是對于價值的積累。如果你不會運用你自己的價值,那么不妨試試積累吧!
第三種人也同樣有可取之處,最起碼他們很少受騙,對不對?這是一種對于價值和利益的保護。
第四種人肯定會有很多朋友的,他們將金錢的價值運用在了購買路子上面。朋友多了路好走,不是么?
然而,很多朋友對于我的解釋會感到迷惘了:你到底想表達什么意思?
我想說:中庸之道,在于中,在于和。
根據自身的價值,去合理的運用價值,發揮它的價值,從而達到所預期的目標。
你讓第二種人去和第一種人比成就,這是完全沒有可比性的。因為第一種人的目的就是站在巔峰,他達到了,那么證明他把自己的價值觀發揮出來了,那么他就是成功了。第二種人的目的就是存錢,那么他已經存了很多了,那么他的目的也就達到了,他也成功的發揮出了自己的價值觀,很明顯,他也成功了。第三、第四皆如此。
所以說,成功運用自己的價值觀,并且把它發揮到極致,不管你是在哪個角度,哪個程度,你都是成功的。
正確的認識價值觀,把握自己的價值,這樣你才不會迷茫。
?。ㄎ?劉半仙)
作者:劉半仙
快來評論,快來搶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