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urce id="48mse"><pre id="48mse"></pre></source>
  • <noscript id="48mse"></noscript>
  • <source id="48mse"><tr id="48mse"></tr></source>
    <source id="48mse"><tr id="48mse"></tr></source>
    <noscript id="48mse"><object id="48mse"></object></noscript>

    等風也等你

    季羨林:漫談散文

    墨殤 143 ℃ 0 條

      季羨林:漫談散文

      對于散文,我有偏愛,又有偏見。為什么有偏愛呢?我覺得在各種文學體裁中,散文最能得心應手,靈活圓通。而偏見又何來呢?我對散文的看法和寫法不同于絕大多數的人而已。

      我沒有讀過《文學概論》一類的書籍,我不知道,專家們怎樣界定散文的內涵和外延。我個人覺得,“散文”這個詞兒是頗為模糊的。最廣義的散文,指與詩歌對立的一種不用韻又沒有節奏的文體。再窄狹一點,就是指與駢文相對的,不用四六體的文體。更窄狹一點,就是指與隨筆、小品文、雜文等名稱混用的一種出現比較晚的文體。英文稱這為essay,familiaressay,法文叫essai,德文是Essay,顯然是一個字。但是這些洋字也消除不了我的困惑。查一查字典,譯法有多種。法國蒙田的Essai,中國譯為“隨筆”,英國的familiaressay譯為“散文”或“隨筆”,或“小品文”。中國明末的公安派或竟陵派的散文,過去則多稱之為“小品”。我墮入了五里霧中。

      子曰:“必也正名乎!”這個名,我正不了。我只好“王顧左右而言他”。中國是世界上散文第一大國,這決不是“王婆賣瓜”,是必須承認的事實,在西歐和亞洲國家中,情況也有分歧。英國散文名家輩出,燦若列星。德國則相形見絀,散文家寥若晨星。印度古代,說理的散文是有的,抒情的則如鳳毛麟角。世上萬事萬物有果必有因。這種情況的原因何在呢?我一時還說不清楚,只能說,這與民族性頗有關聯。再進一步,我就窮辭了。

      這且不去管它,我只談我們這個散文大國的情況,而且重點放在眼前的情況上。“五四”運動是中國近代史上的一件大事。

      在文學范圍內,改文言為白話,也是中國文學史上的一件大事。七十多年以來,中國文學創作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是,據我個人的看法,各種體裁間的發展是極不平衡的。小說,包括長篇、中篇和短篇,以及戲劇,在形式上完全西化了。這是福?是禍?我還沒見到有專家討論過。我個人的看法是,現在的長篇小說的形式,很難說較之中國古典長篇小說有什么優越之處。戲劇亦然,不必具論。至于新詩,我則認為是一個失敗。至今人們對詩也沒能找到一個形式。既然叫詩,則必有詩的形式,否則可另立專名,何必叫詩?在專家們眼中,我這種對詩的見解只能算是幼兒園的水平,太平淡低下了。然而我卻認為,真理往往就存在于平淡低下中。你們那些恍兮惚兮高深玄妙的理論“只堪自怡悅”,對于我卻是“只等秋風過耳邊”了。

      這些先不去講它,只談散文。簡短截說,我認為“五四”運動以來中國文壇上最成功的是白話散文。個中原因并不難揣摩。中國有悠久雄厚的散文寫作傳統,所謂經、史、子、集四庫中都有極為優秀的散文,為世界上任何國家所無法攀比。散文又沒有固定的形式。于是作者如林,佳作如云,有如八仙過海,各顯神通。舊日士子能背誦幾十篇上百篇散文者,并非罕事,實如家常便飯。“五四”以后,只需將文言改為白話,或抒情,或敘事,稍有文采,便成佳作。竊以為,散文之所以能獨步文壇,良有以也。

      但是,白話散文的創作有沒有問題呢?有的。或者甚至可以說,還不少。常讀到一些散文家的論調,說什么:“散文的竅訣就在一個‘散’字。”“散”字,松松散散之謂也。又有人說:“隨筆的關鍵就在一個‘隨’字。”“隨”者,隨隨便便之謂也。他們的意思非常清楚:寫散文隨筆,可以隨便寫來,愿意怎樣寫,就怎樣寫。愿意下筆就下筆;愿意收住就收住。不用構思,不用推敲。有些作者自己有時也感到單調與貧乏,想弄點新鮮花樣,但由于腹笥貧瘠,讀書不多,于是就生造詞匯,生造句法,企圖以標新立異來濟自己的貧乏。結果往往是,雖然自我感覺良好,可是讀者偏不買你的賬,奈之何哉!讀這樣的散文,就好像吃攙上沙子的米飯,吐又吐不出,咽又咽不下,進退兩難,啼笑皆非。你千萬不要以為這樣的文章沒有市場,正相反,很多這樣的文章堂而皇之地刊登在全國性的報刊上。我回天無力,只有徒喚奈何了。

      要想追究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也并不困難。世界上就有那么一些人,總想走捷徑,總想少勞多獲,甚至不勞而獲。中國古代的散文,他們讀得不多,甚至可能并不讀;外國的優秀散文,同他們更是風馬牛不相及。而自己又偏想出點風頭,露一兩手。于是就出現了上面提到的那樣非驢非馬的文章。

      我在上面提到我對散文有偏見,又幾次說到“優秀的散文”,我的用意何在呢?偏見就在“優秀”二字上。原來我心目中的優秀散文,不是最廣義的散文,也不是“再窄狹一點”的散文,而是“更窄狹一點”的那一種。即使在這個更窄狹的范圍內,我還有更更窄狹的偏見。我認為,散文的精髓在于“真情”二字,這二字也可以分開來講:真,就是真實,不能像小說那樣生編硬造;情,就是要有抒情的成分。即使是敘事文,也必有點抒情的意味,平鋪直敘者為我所不取。《史記》中許多《列傳》,本來都是敘事的,但是,在字里行間,洋溢著一片悲憤之情,我稱之為散文中的上品。賈誼的《過秦論》,蘇東坡的《范增論》、《留侯論》等等,雖似無情可抒,然而卻文采斐然,情即蘊涵其中,我也認為是散文上品。

      這樣的散文精品,我已經讀了七十多年了。其中有很多篇我能夠從頭到尾地背誦。每一背誦,甚至僅背誦其中的片段,都能給我以絕大的美感享受。如飲佳茗,香留舌本;如對良友,意寄胸中,如果真有“三月不知肉味”的話,我即是也。從高中直到大學,我讀了不少英國的散文(www.lz13.cn)佳品,文字不同,心態各異。但是,仔細玩味,中英又確有相通之處;寫重大事件而不覺其重,狀身邊瑣事而不覺其輕;娓娓動聽,逸趣橫生;讀罷掩卷,韻味無窮。有很多很多值得我們學習借鑒之處。

      至于六七十年來中國并世的散文作家,我也讀了不少它們的作品。雖然籠統稱之為“百花齊放”,其實有成就者何止百家。他們各有自己的特色,各有自己的風格,合在一起看,直如一個姹紫嫣紅的大花園,給“五四”以后的中國文壇增添了無量光彩。留給我印象最深刻最鮮明的有魯迅的沉郁雄渾,冰心的靈秀玲瓏,朱自清的淳樸淡泊,沈從文的輕靈美妙,楊朔的鏤金錯彩,豐子愷的厚重平實,如此等等,不一而足。至于其余諸家,各有千秋,我不敢贊一詞矣。

      

    • 季羨林作品_季羨林散文集
    • 季羨林語錄
    • 季羨林名言
    • 季羨林:月是故鄉明
    分頁:123

    發表評論 (已有0條評論)

    快來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一本一本久久aa综合精品| 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躁综合| 亚洲狠狠久久综合一区77777| 人人狠狠综合久久亚洲88| 国产综合久久久久久鬼色| 久久综合亚洲色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91色综合久久免费| 日韩亚洲国产综合久久久| 精品国产综合成人亚洲区| 婷婷激情狠狠综合五月| 精品国产综合成人亚洲区| 成人精品综合免费视频| 亚洲综合av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国产成人无码综合亚洲日韩| 天天综合网天天做天天受|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国产尤物app| 卡通动漫第一页综合专区| 玖玖爱zh综合伊人久久| 开心五月激情综合婷婷|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综合色| 一本大道久久a久久综合| 久久国产综合精品SWAG蓝导航| 亚洲综合一区二区精品导航| 综合久久给合久久狠狠狠97色| 六月丁香激情综合成人| 激情综合婷婷丁香五月蜜桃| 熟天天做天天爱天天爽综合网| 日韩亚洲人成在线综合| 亚洲欧洲国产综合AV无码久久| 色综合久久综合网观看| 色综合久久精品亚洲国产| 久久婷婷午色综合夜啪| 色综合91久久精品中文字幕| 久久婷婷色香五月综合激情|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俺去了| 丁香亚洲综合五月天婷婷| 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亚洲综合| 亚洲人成伊人成综合网久久久| 中文自拍日本综合| 天天躁夜夜躁狂狂躁综合| 亚洲av无码兔费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