纖維里,蘊藏的那一份真情,溫馨歲月,歲月,因此更溫暖——題記:
從小我都渴望有一件屬于自己的新衣服,尤其是粉色的連衣裙是我曾經一度的夢想。逢年過節看著伙伴們穿著花花綠綠的新衣裳,羨慕的目光老是在她們的身上打轉。
和繼春第一次見面是走進鄉中的第一天,怯生生的我站在講臺上,老師介紹后讓我找個位坐下,寬敞的教室里幾十張桌椅卻沒有空位。走在最后一排,一聲柔婉的來,同學坐我這讓我緊張張望的眼神定格在這個漂亮女孩身上。慢慢的我們成了最要好的朋友。
她的家住在我家對面溝那邊的山腳下,只要放聲大喊就能喊答應。暑假我借著扯野豬草的機會相約去了她家,身上穿著一件大姨給的舊衣服,很不合身。坐下來,親切的問候里一股清泉涌進心田,滋潤最深的裂痕。哪有女孩不愛美的,看著鏡前穿著漂亮的她好生羨慕。“玲,大熱天你也是常常穿著厚布衣服,亦或一些不合身的,看看喜歡這個背心嗎?”繼春從衣柜里拿出一件灰、白替換一圈一圈的背心,在當時很是時髦。穿起它,女孩那種愛美的心情別提有多興奮。只有是上學或走親友家我才舍得穿它, 每晚,它就陪伴在我枕邊,聽著我說一些心思。轉眼冬天來了,我卻因多種原因不辭而別了學校,從此就和繼春在沒有見面。只是幾次張老師和同學們叫院里的文偷偷捎給我一幅畫,一支筆,一個筆記本,里面寫有這樣一句話;“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我們相信你是最棒的。”那一刻我才明白,原來老師,同學,都知道我的生活我的不由自主。下雨天分給我罐罐飯的畫面;操場上老師不許同學們聽上人言欺負我的場景;還有每一次不經意問長問短,原來,這里面傾注了所有師生的愛和情。我愈發的把那一件背心珍藏,只要它在我身邊,溫暖就不斷。
在都市打工的一年半里,我穿著它照了身份證相片,把那間背心用塑料袋裝好放在枕邊,不管遇到什么,只要看到它,就有一種堅強,自信,也是它,讓15歲的我在那個都市里闖蕩不怕了陌生不怕了街燈下的冷。
次年冬天,我離開了故鄉,卻把那間衣服遺留在出租屋,但它的顏色,它的情誼,一直溫暖北方的漂泊。
多少次回到故鄉,我和繼春都陰差陽錯的錯過了相見,1995年我回到家鄉,我走了,她卻跑到我母親家。就這樣我們又錯過了相見。一別就是二十多年。2013年秋,家母生病回去探望,我知道如果錯過了這一次機會,可能今生我們無法再見。好不容易打聽到了她依然在家鄉,迫不及待的撥通了電話號碼,陌生的聲音讓她詫異,一個故事的開端讓她脫口而出我是誰。那種心有靈犀或許只有我們這種不是姐妹勝似姐妹的情感才會感應。次日,相約周家壩賓館,久違的相聚,幸福的擁抱,依舊的關懷,在相聚那一刻感動淚花。你幸福我快樂,世界上還有什么能比得上這句話的份量?
“玲,你衣服線縫開了,走,出門買一件去。”拉手走進幾家服裝店,她總是很挑剔,非要找配合我身材的衣服。逛了幾家她挑了一件橘紅色的叫我試穿,穿起才前后打量,還告訴我女人一定要學會打扮自己,讓自己活得年輕漂亮。付款的時候說什么她要付:“那件背心你穿了幾年,就讓我在買一件,你看到它就會想起我來。”我沒有吭聲,收下了衣服。在繼春的安排下,我和雙小最好的姐妹們相聚風升水起;見了白發蒼蒼的輔導員;一切的開銷還是繼春支付,她總舍不得我來付款。臘月,母親病危再次回到家鄉,正月初五,我和繼春再次相見心連心廣場,我們從周家壩一直走到濱江路,聊一些過往的事情,說一些熟人的境況。這一次,她想介紹易老師給我認識,她是當地出色的作家吧,希望能給我指導。因為老師臨時有事故而改了見面時間,雖然我真心的說著沒什么,可我還是能看出繼春心里的過意不去。
如今,故鄉沒有至親了,唯一留給我的,是衣服里潛藏的情;還有那別離時,相見時,你的容顏,你的真情,連同所有的過往,在歲月,溫馨我的記憶,滋潤我的渴盼,親,如果有來生,我們還做姐妹。
快來評論,快來搶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