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月
中秋之夜,賞月自是極美的事。
為了不錯過天空中那輪纖塵未染的皎月,我特地在網絡上查詢了一下,顯示晚上9點至10點22分為最佳觀賞時間。低頭望望,現在才六點一刻,等月便成了我和女兒的不謀而合的約定。
也不知過來多久。女兒從沙發上騰地一聲站起來,說:“爸爸,月亮出來了嗎?”我收回黏在電視屏幕的目光,扭頭,望了望窗外。未見長空皓月。遠處的天邊是一團淺藍,其間,偶有幾塊鉛色的云朵蝙蝠似的飄過……
見我愣著,并未回復。女兒不禁蹙眉緊鎖,臉上飄過陰云。
唉!什么時候,才可以看見月亮呀!
不知不覺的,月亮已藏在女兒長長的嘆息中了。
是呀,這月亮什么時候出來呢?我也在女兒的嘆息之外等月,終是,見月未有期。好在,我倆的心頭都枕著銀銀的、亮亮的等月夢。只要這釀著月亮的夢不凋謝,終會像庭院的桂花一樣吐露芳香。
女兒看我氣定神閑,也不再長嘆了,轉身,又將目光投向了電視屏幕。
突然,樓上住戶的地板上發出了一陣叮叮咚咚的響聲。這引起了我的注意。側耳一聽,隨即陽臺外又傳來了聲音:快來看呀!
看什么?在我情不自禁站起來的同時, 女兒卻先于我大步流星地走向了自家的陽臺。
女兒仰望著夜空,我也仰望著夜空。夜空一如初見,一塊剪得毫無規則的藍布緊緊地補在上面。稍有變化的是,鉛色的云層不見了,走了,散了,不知歸向何處。由此,夜空顯得更加湛藍了,更加耀眼了。
莫非,夜空也在等月?應該是的,這個湛藍的舞臺中央,沒有月亮登場,是有遺憾的!同樣,那些在舞臺之下的觀眾,什么桂樹、杏樹、高樓、霓虹以及仰望一隅的眼睛,也應是有遺憾的。
恍然間,明白了:等月,最美的過程在于遺憾。
媽媽,你叫我出來看什么?樓上住戶的孩子在陽臺上吵嚷著。
看什么——看天唄!
我還以為是看月亮吶!話音一落,遂,聽見樓上住戶咚的關門聲,等月之下的不悅被活生生地關在門外。
而這次,女兒沒有出聲,手緊緊地扶著欄桿,靜靜地凝望著夜空,久久地盼著,等著……我轉過頭,俯視著她的雙眸,那兩點投映在眸子里的微光,分明像兩抹澄澈的清輝。
見狀,我忍不住啞然一笑。女兒也莫名所以地跟著笑了,那彎彎的眉毛悠成了豆角月亮。原來,月亮不一定在天上,也可能出現在快樂的臉上。
不過,此時未見長空皓月的遺憾,還是深深地撞傷我們的心魂。這月亮呀!你到底什么時候來?
再回客廳,女兒繼續看著她的電視。我呢,低頭翻看朋友圈。原來,在這里,月亮早已皎潔:有賞花賞月賞秋香的畫面;有偷雞偷瓜打平伙(一種聚餐方式)的情節;也有頭頂月兒圓,賞月在河邊的悠閑……輕嘆之余:試問,何時才能見到我的月?
就這樣嘆著,等著,念著……
不知何時,女兒已靠著沙發睡著了。電視上那輪滿月也未曾消醒她的睡態。我也不想去打擾她。或許,帶著等月的夢入睡,也別有一番滋味,畢竟逢一場銀銀的,亮亮的美景,不正是她的期待么?而我,繼續陷在等待中,及至十點半,也未與天空的月亮有一面之緣。心地不免是澀澀的,暗暗的,像壓著濃濃的夜色。
倚窗一想,其實,月來與否本無遺憾,等,或許才是制造遺憾的根源。不是嗎?
(文/*閑坐等清風*)
作者:*閑坐等清風*
快來評論,快來搶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