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君如往常
惜君如往常
文/七七
蘇青說:“女子是不夠朋友的。無論兩個女人好到怎樣程度,要是其中有一個結了婚的話,友誼”就進了墳墓。”
婚姻是友誼的墳墓。
曾經相濡以沫的朋友,結了婚,有了男人有了家庭,自然有了自己新的天地。朋友本來就是暫時的,遠不及老公孩子來地那么長遠,自然也就生疏了,這是人之常道。
向已婚的朋友訴說自己的苦悶,顯然已不合時宜。因為別人根本沒有時間或懶得搭理你。
“人生的一緣一會,當初的友誼想起來,總還是清潔的。”
山長水闊,總有與你相似的人陪你,一路上也在淘汰和抉擇,那些還在心里有你的人,或許才是真的心惜一生,倒也不是因為她婚否。自始至終,她對你都是一樣的,好似你們的感情并沒有被外物所擾。驛寄梅花,魚傳尺素,望不盡的天涯道路。
你珍重我的珍重在先,自然我們兩兩不相忘。世間萬物都是相互的。
如此看來,女人之間的友誼,婚姻似乎成了試金石。然而,我已經失去了很多真朋友。那個文江學海的下鋪,那位才華橫溢的研友。彼時,她們是我心靈的知音,而今,因為結婚,我們似乎已經越來越遠。或許,只是我在刻意疏遠罷了。
《易經》里說有“西南喪朋,東北得朋”,彖曰“東北得朋,乃以類行,西南喪朋,亦終有慶。”好像說的就是我。總在下一段路,有同類相惜。
懂得傾訴沒有意義,所以提高自愈的能力。要一直向前走往前看,途中不停會遇到更對的人更好的知己,彼此交換行走的力量和靈魂的密度。
彼日,冬冬給我寫了一首詩,讀來淚流滿面。被人疼惜是一件溫暖的事。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
所謂的朋友,在我眼里,不過是伙伴的代名詞,陪著你走過一段又一段路的陪伴。才智相當,智趣相投的朋友,在這個世間,實在太難得。細數流年,靈魂相惜的朋友,不過三五。
文字,成為我生命中另一種形而上的解離。也許,自我化解要好過傾訴。自始至終,腳下的路,需要自己一個人走,一個人走習慣了,或許已經很難想起另外的人了。
很久以前,我妄言,人活在一個階段。此刻看來,一個階段接著一個階段就是生活的節點,也是生命的結點。我們在不同的階段遇見不同的同路人,路盡了,自然緣盡,無可厚非。
想來,彼時我們從四面八方趕來相認,卻終究被世情所誤。緣分如露水,皆朝生暮死。而今,已四散天涯。人世悠遠,此時景色能讓我想到,往后的我們能否依然會落日流年,只是一場虛妄。
有些女孩宜家宜室,有些卻要走很遠的路去認識自己。生命來來往往,那句被說爛了的俗語“壞女孩走四方,好女孩上天堂”。或許,好女孩與壞女孩本就不是同類吧,長久以來,我都是那個壞女孩。后來,我所遇見的你們,都是。但請相信,“胭脂用盡的時候,桃花就開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天堂。
很久之前,見到初中時蜜友,我們沉默寡言,無從說起,已是定然。不過看到她的孩子,我也終究明白:你的生命已鐫刻在下一代的指紋里,你完成了你所想得到的。
我們,就這樣,不斷得到,不斷失去。深諳這個道理,我自然懂得了與他人保持距離。離得遠就不會傷得近。懂得故人不相忘,惜君如往常。
而今,還要繼續前行。或許,終其一生,我們都在追尋,追尋那個到底是幸福還是虛妄的代名詞。
人生,是一場修行。在遇見的同類異類里看到自己,逐漸成為一個健全的人。“成為一個堅韌、飽滿、圓潤的人,一個讓歲月成為她的加持的人——雌雄同體,亦慈亦讓。”
故人不相忘,惜君如往常。
作者:七七
快來評論,快來搶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