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言令色,鮮矣仁
對于我這種較為沉默寡言、不怎么愛說話的人來說,“巧言令色”不僅是一種無奈,也是一種抗拒。??
在生活中實在是太經常見到了,讓我有種錯覺:人與人相交,是不是必須要戴個“偽善”的面具???
出于好奇,對“巧言令色”這四個字,我查了查《說文》,確實還挺有意思的。??
巧,技也。技,巧也。??
言,直言曰言,論難曰語。直言,誠摯地和直率地說。論難,辯駁爭論,質詢疑難之處。??
令,發號也。號者、呼也。呼者、號也。發號者、發其號呼以使人也。是曰令。??
色,顏氣也。顏者兩眉之間也。心達于氣,氣達于眉間,是之謂色。顏氣與心若合符卪(通“節”),故其字從人、卪。??
“巧言令色”這個詞,即使是拿到今天來講,意思也沒有太大的出入,而對于這句話的理解,也沒有多大的出入,大概意思是說一個人用花言巧語、偽善、巴結人的神色來取悅對方,讓對方高興,對于這兩種人,他們的“仁德”是不會多的。??
對于大多數人來,基本上是喜歡聽好聽的話的,這也是人之常情,殊不知哪天被坑死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現在肯說實話的人不知道有多少,但是很少有人能夠站出來說實話,因為實話確實是“太傷人”了,而且還有個“利害關系”需要考慮。??
所以,盡管說話是一門藝術,得講究。但對我來說,還是算了吧。??
而“巧言令色”的人,往往是為了自己。俗話說“人不為己,天誅地滅”嘛。但是這句俗話在我看來,卻是有三層意思。??
人要先為自己,才能更好的為別人,不然天地滅你。人要只為自己,天地也滅你。不管人為不為自己,天地都會滅你。??
但這三種“滅”卻是不一樣的,可以體會一下。??
回過頭來,仔細想想,這貌似也是一種“不誠”的“行為”——對自己不誠,對他人不誠。??
當這種“行為”變成了“習慣”,我也無法預料這樣的人會變成什么樣。??
先賢們的話,其實都帶有“警醒”的作用,只不過要么是被誤解,要么是沒有察覺到。??
更何況,對于大多數人來說,想的多,做的少,想要的多,需要的不多。??
比如說:我自己。
?公眾號:子仙曰
(文/李子仙)
作者:李子仙
快來評論,快來搶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