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圣·兩漢
雖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是故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兌命》曰“學學半”,其此之謂乎!
文言知識
一、通假字
(兌)命(通“說(yuè)”),指的是殷商時期的賢相傅說(yuè)。)古代皇帝發布的政令。
(學)學半(通“敩”(xiào)“),教導。
二、古今異義
1、雖有至道古義(雖:古今異義,即使。今義:雖然)
2、不能知其旨.(也古義:古今異義,甘美。今義:意義)
3、教然后知困.(古義:古今異義,不通,理解不了。今義:困難)
4、教學相長.也(古義:古今異義,促進。今義:增長)
三、一詞多義
學
①學學半:通假字,同“敩”,教導。
②學學半:向別人學習。
版權聲明:本文發布于等風也等你 內容均來源于互聯網 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快來評論,快來搶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