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日,4歲的兒子在客廳玩耍,一不小心把茶幾上的玻璃杯打碎了。看他不是故意的,我也沒有責怪他,因為怕碰傷他的小手,于是我立馬去整理地上的碎片。因為太心急,竟然被玻璃渣傷到了手,當時我條件反射地“啊”了一聲,手被玻璃劃了一道口子,頓時鮮血直流。
兒子見狀,有些驚恐,他看到我的手在流血,頓時也有些嚇壞了,連忙伸出小手攬著我的脖子,像大人撫慰小孩兒一樣輕輕地拍著我的肩膀,邊拍邊帶著哭腔問道:“媽媽,媽媽,怎么辦,你疼不疼?”當時的我淚都快流出來了,想流淚不是因為手疼,而是兒子的表現讓我好欣慰。
我對兒子說:“恒恒真乖,媽媽不疼,一點都不疼。”見我這樣說,兒子這才松開了小手,然后在我臉上親了一下,又樂呵呵笑了。可能這是做母親的天性吧,有了兒子的撫慰,我那個傷口真的一點都不覺得疼。
那件小事讓我慈母之心蕩漾,不知不覺就想起了自己的母親。記得我7歲那年秋天,有一次母親從地里掰完玉米回來,順便把家里的那頭黃牛拴到樹上。
那天,不知道為什么,黃牛有點兒不聽使喚,不愿意母親把它拴起來,竟然用頭上的兩只角去攻擊母親。母親當時摔得挺嚴重,我至今都記得非常清楚。后來,父親帶母親去醫院拍片子,發現胳膊竟摔得脫臼了,而且傷到了骨頭。
我當時很心疼,一個勁地大哭,我好害怕母親會有個三長兩短,可當時母親卻強忍著疼痛,笑著對我說:“不礙事,媽一點都不疼的。”見我被嚇哭了,母親一直笑著撫慰我說:“別哭,媽沒事的,這傷真的不疼。”后來,因為傷勢太嚴重,母親不能再下地干活,只好躺到床上養傷,胳膊上還纏著繃帶。至今想起那個畫面我都還特別心疼我的母親。
之后沒過幾天,剛好趕上中秋節。那天,我委屈地對哥哥說:“二哥,今年咱吃不上芝麻烙饃了,因為媽的胳膊還沒好。”說完,我也沒在意,于是哥哥帶著我跑到鄰居家玩兒去了。芝麻烙饃是我們老家中秋節必吃的食物,是我的最愛。
玩耍回來后,我竟然聞到了烙饃的香味,而父親正在一旁責怪母親:“你胳膊沒好就干活,萬一影響骨頭愈合怎么辦?”只聽見母親小聲說:“沒事,我就起來給孩子做兩張烙饃,不然他們看到別人吃,會流口水的,再說,我的胳膊不疼了。”那晚,我吃著烙饃,眼里含著淚花。
有一種傷,它真的不疼,這就是母愛,這便是做母親的情懷。
快來評論,快來搶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