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小北要去讀研究生了,臨行前,我們一起吃了個飯。他暢想著入學后的生活會是怎樣,說著說著,卻不爭氣地哭了。
當初他選擇考研,整日不是在圖書館里埋頭看書,就是在去圖書館的路上。他比任何人都清楚:這條路,終究要一個人扛過去。
臨近考試的前幾天,我給他打電話,他還在自習室刷題,簡單的寒暄過后,小北說:“我現在連覺都不敢睡,生怕睡一覺,所有努力就白費了,考完試,我要睡三天三夜。”
我看了看手機上的時間,23點58分。小北說得沒錯,考研是一場以一敵百的孤軍奮戰(zhàn),成長也是如此。
最終,小北以專業(yè)課第一的成績被順利錄取,出成績那天,小北發(fā)了條朋友圈:“感謝那段孤獨入骨的時光,感謝一路挺過來的自己。”
我們越來越清楚,成長從來都是一個人的金戈鐵馬,是一個人的醉酒狂歡。
只有經歷過那些孤獨而難熬的日子,才能夠靜下心來,真真切切地清楚自己想要的東西,然后為了心中所想,竭盡全力,努力生長。
那些能夠讓我們深夜痛苦的日子,才是讓我們成長的日子。
我認識的一個學長,大學畢業(yè)那年只身北上,從南到北,坐了14個小時的硬座,加入了北漂的大軍。
剛出火車站,大學時候所有的光環(huán),便在地鐵洶涌的人潮里,變得黯然無光。
在寸土寸金的北京,一間昏暗潮濕的合租房,幾乎花掉了他身上所有的錢。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份和專業(yè)對口的工作,可是實習期的工資不高,交完房租便所剩無幾。
那段日子里,他白天衣著光鮮地擠著地鐵,夜晚窩在狹窄的小床上饑腸轆轆,輾轉難眠。同時入職的同事都陸續(xù)離開了,合租房里的人換了一撥又一撥,每一次下班的路上,看到行色匆匆的行人和燈火通明的大廈,孤獨感便油然而生。
他無數次想過放棄,也無數次地選擇了堅持。
熬過了那段時光,現在的他成了公司的項目主管,薪資是當時的十幾倍,而這一切,都要歸功于那段難熬的日子。
回憶起那段日子,他說:“那段時光教會我的,就是要在難熬的日子里永不言棄,只有熬過了最苦的時光,才能品嘗到最甜的果實。”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生活是歲月靜好,可現實有時是無可奈何的大江奔流。
還記得那句詩:“假如生活欺騙了你,不要悲傷,不要心急。”
每一段難熬的日子,都是生活和我們開了一個小小的玩笑。
在這個小玩笑里,我們要做的,就是用最好的姿態(tài)去迎接每一天,讓自信和微笑驅散生活的重壓,用堅持和汗水寫下一個絕地反擊的故事。
這個故事,無關學歷,無關顏值,無關家世,唯一關乎的,是我們能否在孤獨的日子里自我磨煉,把困難和坎坷變成生命里的鮮花和掌聲。
只有這樣,我們才會說:“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將過去,而那過去了的,就會成為親切的懷念。”
唯有如此,我們才會發(fā)現,正是那段難熬的日子,成就了閃閃發(fā)光的自己。
快來評論,快來搶沙發(f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