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秋雨過后,秋意更濃了。早起推窗望向樓下的花園,見五顏六色的小花正蓬勃地開著,唱主角的是牽牛花。我很有興致地來到花園,雨后的牽牛花“秋露”,細(xì)細(xì)密密的水珠簇?fù)碛诶葼畹幕ǘ渖希К撏噶粒r亮可人,似在眨著眼睛和誰解釋著什么。
牽牛花在法國,被稱為“早晨的美女”;在日本有民諺云:“牽牛花雖美,盛開僅一瞬。”所以,牽牛花又叫短命花。早開的牽牛花,在我國寓意著勤勞,又叫勤娘子,凌晨四五點(diǎn)左右,牽牛花就開了。牽牛花還有個雅致的名字“朝顏”,大家認(rèn)為牽牛花朝開夕謝,甚至朝開午謝。其實(shí),這是對牽牛花的誤讀。有天夜里,我下樓專門到花園觀察,看牽牛花到晚上是不是真的謝了。結(jié)果牽牛花并未凋謝,僅是暫時閉合,第二天早晨還會再次綻放。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牽牛花更深諳此道。
說到“誤讀”,我又想到在非洲濕地一種叫黑鷺的鳥。人們一直認(rèn)為它是世界上最害羞的鳥。黑鷺經(jīng)常站在水里,翅膀張開圍成一圈,像一把黑雨傘,然后頭蜷縮在“傘”的當(dāng)中,人們因此稱之為“害羞鳥”。其實(shí),它只是在靜等獵物的出現(xiàn)。小魚和小蝦喜歡往蔭涼的地方去,為貪圖涼快便躲到黑鷺翅膀下面蹭涼,黑鷺就趁機(jī)把它們吃掉。黑鷺很聰明,覓食用套路,并不是害羞。人類把黑鷺叫“害羞鳥”,實(shí)在是個誤會。
誤讀緣于懶得觀察,不屑實(shí)踐,道聽途說,人云亦云。事實(shí)上,生活中的“誤讀”,又豈止于此?
快來評論,快來搶沙發(f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