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就是放開自己
有人說,預謀邂逅;其實,有時候離開也是蓄謀已久的,想給自己一個重新開始的機會。
兩個人于人海中相遇本就是一次難得的緣分,走到最后,又該如何地割舍呢?換言之,離開何嘗不是想開了呢!
張小嫻說過:愛情里最棒的心態就是:我的一切付出都是一場心甘情愿,我對此決口不提。你若投桃報李,我會十分感激。你若無動于衷,我也不會灰心喪氣。直到有一天我不愿意這般愛你,那就讓我們一別兩寬,各生歡喜。
我不知道這一生中有多少遇見,可是我一直相信我們都在等待對的人的到來,錯的人的離開。在這個等待的過程中,我們都在努力,努力地把自己變得優秀,努力地把自己變得善良、溫柔,努力地讓對的人看到自己,也努力地看到對的人。也許,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直到遇見你,這個過程都是值得的。
疫情的陰霾慢慢地消散,陽光重新照進我們的生活。我們也開始小心翼翼地走出房間,把自己放在太陽底下曬一曬。“忙趁東風放紙鳶”,和朋友一起去公園放風箏,這是這一個季節最舒服的事情,抬頭看著天空中各色的風箏,低頭看著手里的線,仿佛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中。朋友突然說起:“如果感情就這手里的風箏就好了,可以任憑自己控制。”我笑著說:“那樣子,大家豈不是都成了傀儡、木偶,毫無自己的想法,任人擺布嘍。”她接著說:“很多感情就是以這樣子的理由結束了呢!”“我和他的感情結束了,一開始沒有勇氣結束或是接受不了這個事實吧。也許失望到了最后,就懂得離開的意義。”我這才知道她分手,這次分手是多么的平靜,多么悄無聲息。
她和她男朋友談了很多年,從大一到工作,從校園走向婚姻,這是很多人都羨慕的感情。我們都以為他們會結婚,中間是吵了很多次架,也鬧過很多次分手,但最后都會和好。沖動下的分手都是三分鐘的傷心話而已。習慣了他們額吵吵鬧鬧,也總覺得那是一種幸福。后來,男生因為工作的原因要到外地一年,他們本打算外地工作結束后,就領證結婚,也是婚前的一點考驗。半年前,她偶然發現她男朋友有點不對勁。作為朋友的我總是勸她不要胡思亂想。直到她和男朋友過節一起回男朋友的家里,她發現了另一個女孩子的存在。她沒有大吵大鬧,沒有大哭大叫。她說:“那天我很理智地跟他聊了這件事情,從三個人的角度談論這件事對三個人的傷害。也說了,如果他要是真的忘不了有些事情,她愿意選擇退出。”男朋友也從頭到尾地把這件事講給我的朋友聽了。她男朋友真的沒有和那個女孩子發生任何事情,于是她選擇原諒,他們選擇好好珍惜彼此。
也許我太過于較真,也許我不懂得原諒,也許我根本不理解感情……
我問她:“為什么到最后還是離開了呢?”她說:“失望積攢了夠多,到最后只想放開自己。”“后來才發現,有時候理解變成了對自己的傷害,變成了對這段感情最美好記憶的破壞。他們之間的聯系與不聯系,其實大家都心知肚明而已。”她又接著問我:“對于感情十分固執的你,怎么也選擇結束了呢?”看云卷云舒,如同現在的自己,比以前更加堅定些。我說:“不是不愛了,只是想開了而已。”
天空里的風箏越來越多了,地上的歡聲笑語也越來越多。
愿你身邊有一人,始終守住你最初的微笑,始終懂得珍惜你所有的溫柔。
前行的路上,遇見就要好好珍惜彼此,離開就要好好珍惜自己,等待就要好好珍惜明天。
(文/瑾梅)
作者:瑾梅
快來評論,快來搶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