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我所愛,愛我所選
近些年來,人們的生活越來越好了,文化水平也越來越高了,可是離婚率越來越高,甚至更多年輕人選擇不結婚。
面對感情,我們會付出感性的愛,因為愛對方才會選擇和對方在一起,這便是選我所愛。可是感情中,僅僅有愛又會維持到什么時候呢?以前遇到的朋友會跟我說,要因為喜歡才可以在一起;現在遇到的人,跟我說其實兩個人在一起久了,就沒有什么你所謂的愛呀、情呀、心動呀……這是一個過程,一個我一直都不愿意去相信的過程。兩個人在一起時間久了,不是感情變淡了,而是愛的方式轉換了,轉變成一種責任,轉變成日常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我清晰地記著弟弟結婚后跟我說過一句話:兩個人結婚后,你不要期待一個男人每一天跟你說不完的情話,而是他在喝熱水的時候,順手拿一杯水給你喝。兩個人在一起不是一年、兩年、三年,而是想要牽手一輩子,這就是要懂得愛我所選。
選我所愛,就是因愛而在一起,這是所有感情的開始。這份愛可能是轟轟烈烈的,可能是細水流長的,可能是怦然心動的,可能是感動所至……但總歸是因為愛這個字。
可是感情分開的時候呢?當我們選擇一段感情的時候,我們并不是特別了解這個人。于是,我們會有一個相處的過程,與這個人合不合適,不需要兩年、三年甚至更多年,一年之內的日常相處,我們也就是能夠了解到對方是否合適。可是現實生活中,很多情侶在相戀了很多年,最終以一句:我們不合適,便草草地結束了這段付出了幾年的感情。還有甚至結婚了,有了孩子了,還是會說,我們不合適,離婚吧。其實分手的理由,只有當事人心知肚明,并非真正的不合適。
開始,我們都懂得選我所愛。最后,都不懂得愛我所選!
我們總會感慨,父母的愛情,他們相伴一生,反倒沃爾瑪讓你成了他們愛情的“意外”。可是忘記了,在吃不飽、穿不暖的年代里,他們之間是先有愛還是先有情呢?我的父母是相親認識的,這是那個年代最普遍的婚姻結合方式。聽母親說,父親一直都是一個沒有趣的,但是他懂得疼愛母親。以前我說過,母親選擇父親,源于父親偷偷地把母親帶到廚房里吃一碗紅燒肉,才有了我們。母親婚后的日子常常不如在娘家時候生活水平好,可是母親說,父親愿意去努力,帶給母親好日子。后來,生活漸漸地好點了,可是他們經常吵架,母親脾氣特別大,每一次吵架總是把家里能夠摔得東西都摔碎了,然后吵著要離婚。一年一年,他們的婚姻也一直在維持著,我問過父親:“為什么能夠忍受母親這般無理取鬧?”父親說:“當時是她委屈自己選擇了我,而現在應該是我守護她。”每一份感情,從來都不是天造地設的合適,而是能夠懂得“愛我所選”的道理。
我見過很多異地戀,往往熬過了最難的異地,結束于在一起的時期。我一個朋友跟我講了關于她父母的感情。她父母是自由戀愛的,那時候她外婆是不同意,希望女兒能夠留在身邊。一開始朋友的父母堅持在S城里工作,后因工作變動,兩個人都回家了。回家以后,朋友的外婆不再反對兩個人結婚了。她父母順利結了婚,生活還是需要面包的。于是,她父親便出去工作了,與她的母親便開始異地戀。縱使朋友已經工作了,她的父母還一直異地戀,她父親每一個月回家一兩次。她說,以前的時候,父親每一天都會打電話回家;現在通訊發達了,每一天父母會視頻,即使雙方在各做各的的事情,彼此不說話,也會一直開著視頻或是語音。她說:“最想是父母退休了,這樣子他們就可以每一天在一起了。”
很多時候,我們接受不了異地戀,可是為什么還要開始呢?既然開始了,為什么不懂得“愛我所選”呢?
我們一生會遇到很多人,我都會想當然地以為下一個更好、下一個會更合適,然后以愛過的名義丟掉,選擇另一個。可是另一個依然會存在著一份責任呀?年輕的我們總覺得時間會原諒我們的行為,時間真的為原諒我們嗎?不,只是它會以另一種形式讓你受到同樣的傷害。所以我一直堅信著以善良看周圍的一切,因為這份善良也會讓我們幸福。
愛一個人很簡單,愛我們所選的那個人不易。
世間誘惑太多,優秀的人也非常多,不能因為別人的光芒而忽略身邊人的星光。畢竟他(她)曾經在你眼里也是一個滿身光芒的人,因為愛選擇和他(她)在一起,為什么到最后不能因為自己愛的選擇而守護著曾經的誓言呢?
感情里不僅僅需要感性的愛,還要懂得理性的責任——選我所愛,愛我所選!
很多年以后,我希望陪伴你身邊的依舊是你當時所選的愛人,而不是一直在選擇愛人。
(文/瑾梅)
作者:瑾梅
快來評論,快來搶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