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未必是最長情的告白
“我行過許多地方的橋,看過許多次數的云,喝過許多種類的酒,卻只愛過一個正當最好年齡的人。” ---- 沈從文
他是民國名副其實的情書王子,留下了許多浪漫纏綿的情話;他是民國著名的大作家、文豪,《邊城》、《長河》等小說是他的代表作;他是多情且專一的男人,但同時他也是一個失意的男人…
沈從文第一次遇見張兆和是在中國公學,那年她芳華正茂,年僅18,還是個學生;他26歲,彼時還不是什么大作家,只是一個因為白話小說剛在文壇嶄露頭角的小年輕,受徐志摩賞識,后被推薦給當時中國公學的校長胡適。胡適愛才,他便成了中國公學的老師。但他對她一見鐘情…
張兆和出生于富商家庭,家中有姐妹共4人,皆才貌雙全,一時名動上海,追求者甚眾。她排行老三,通音律、善丹青且懂多門外語,妥妥的“才富美”。沈從文則出生于湖南鳳凰,讀書不多,只上過小學,早年當兵,家境清貧,典型的窮苦鄉下人,為人木訥,不善言談。他們的境況相差甚遠…
走在校園里,張兆和的回頭率超高,且經常能收到異性的情書。少則幾封,多則幾十封,對她來說收到情書是非常苦惱的事。她從不回信,要回估計也回不完吧。面對這種狀況,沈從文說不自卑是不可能的,但他還是懷著忐忑的心情寫下了給她的第一封情書,只有一句話:我不知道為什么忽然愛上了你?…
她當然沒有回信,甚至不知道他是誰;他自然也沒有氣餒,反而堅持每天給她寫一封情書。慢慢的,她知道了他,盡管他的情書寫的悱惻動人,但她并沒有感動,反而痛斥沈從文“有病!”后來事情傳到了胡適耳朵里,胡適很愛惜沈從文,就特地找來張兆和談話,想促成他們。面對胡適說的“他可是頑固的愛著你”,張兆和的回答是“可我頑固的不愛他”,可見她的強硬立場。畢竟男追女,隔層山,尤其男方還是自己的老師…
按理來說,事情到這里應該就不會有下文,可凡事都有例外。在沈從文的猛烈攻勢下,四年后,柳暗花明!她堅若磐石的心動搖了!這四年來他還是每天給她寫一封情書,從未間斷。期間他也去過她家,并博得了她家人的喜歡。在家人的撮合下,她接受了他,然而也只是一時感動,并沒有愛…
“自己到如此地步,還處處為我著想,我雖不覺得他可愛,但這一片心腸總是可憐可敬的了。”這原本是張兆和給沈從文的回信,可最后信還是沒有給他。于是,這段文字變成了她的日記…
不久后,沈從文這個“鄉下人”喝到了“甜酒”(拜托張兆和的二姐張允和去打探她父親對他們婚事的態度時說了一句:“讓我這個鄉下人也喝杯甜酒吧!”),他們結婚了…
婚后的生活并不如意,面對柴米油鹽,他們有著截然不同的態度,矛盾不斷產生,同時矛盾也不斷的制造分離。另外,張兆和那股感動的勁頭也過去了,她本就不愛他,兩人的關系越來越冷清,中間仿佛隔著“楚河漢界”。雖同在一個屋檐下,卻是貌合神離,聚少離多…
1934年,一次拜訪的機會,他遇見了高青子。高青子愛好文學,長的清麗脫俗,是個家庭教師,而且她對沈從文很是崇拜,簡直可以說是他的紅顏知己…那天他們有說有笑,相談甚歡。在個人感情方面,他是極其苦悶的,他很愛張兆和,但卻一直愛的那么卑微,得不到她的理解和回應。如今高青子這般仰慕他,久而久之,自然就有了故事…
他非常痛苦的煎熬著。一方面,張兆和是他千辛萬苦才追到的,雖說感情方面并不和睦,但其他方面都做的很好,始終也是個賢妻,不可能棄她不顧;另一方面他對高青子的感情到了發燒的程度,一日不見,如隔三秋,愛的死去活來,做夢都喊著她的名字。他就這樣痛苦煎熬著…
很快,張兆和以及他的朋友都有所察覺,而且這時張兆和有了他的孩子。在林徽因、金岳霖等的調解下,他不得不回到現實中來,回到了張兆和身邊。高青子則從他生命中消失了,再無消息,長達八年的柏拉圖式戀情也就此告一段落。無疑,他精神出軌的事實給張兆和帶來無法磨滅的傷害。對于這件事,她一輩子都沒有釋懷…
沈從文是和張兆和共度一生的,但依舊是貌合神離。在那個動蕩的年代,政治上的高壓加上他情感上的壓抑以及現實中的種種矛盾,他得了抑郁癥…1949年他曾多次自殺,但都獲救,隨后在精神病院住了一段時間。待康復以后,他便不再寫小說,開始潛心研究歷史文物,直到1988年離世。所以他也是我國著名的考古學家…
張兆和在《沈從文家書》后記中不無遺憾地寫道:“從文同我相處,這一生,究竟是幸福還是不幸?得不到回答。我不理解他,不完全理解他。”她給沈從文的終極評價是:“稀有的善良的人。”從這些話中也不難看出,她對沈從文有感情,但應該不是愛情。據說晚年的張兆和已經認不出沈從文的畫像了,我想這大概是她一直逃離的結果吧。估計她一直很清楚自己并不愛沈從文,所以一直在逃離他的愛與傾慕…
沈從文是愛張兆和的,可他在愛情的世界里一直卑微如草芥,那些動人的情詩過后是內心的滿目蒼夷,不被理解、默默付出卻沒有回應,強烈的愛著她卻一輩子沒有得到過她的愛,他是“可憐”的人…
而張兆和同樣是委屈的。遙想當年,也是才高氣傲,追求者無數。以她自身的優越條件,本有機會找到適合自己的人,但最終還是屈服在軟磨硬泡的情書攻勢之下,下嫁給并不看好的他。不難體會她在感情方面的逃離與勉強,她也是“可憐”的人…
兩個“可憐”的人相互陪伴一生,攜手白頭卻并不幸福,著實可嘆!由此來看,找到一個合適自己的人是何等的重要!他們婚后的狀態到如今又是多少夫妻的真實寫照?!
【作者的話】很多人相愛卻不能在一起,很多人在一起但不相愛。遇見你我不知道是對是錯,但我知道因為相遇我快樂過。
(文/星如雨)
作者:星如雨
快來評論,快來搶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