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喜歡點距離
我喜歡一朵花,不一定要把它摘下來;我喜歡一片云,不一定要得到它;我喜歡風,不一定要讓它停下來。 《縱橫四海》
記得年幼時,見到路邊開的艷麗的蘭花,不顧母親的阻攔執意要將它摘回家,剛開始的幾天,它依然如初見時一般清美,當三天過后,它就像是垂暮的老人,迅速凋零枯萎的模樣看得一陣心疼,母親整理著殘花敗葉隨口說道:“蘭花需要花根給它提供養分,即使你給它再多的水又能如何,你過多的給它不需要的東西,它終將枯萎。”
小時候聽不懂什么奧義,只是單純的覺得不應該將它摘回家僅此而已,直到長大后,有了一定的見識經歷,想起母親的一番話,才理解其中的深意。
中學時,情竇初開的年紀喜歡上了大我兩屆的學長,他的陽光帥氣無不吸引著我越陷越深,我像很多小女生一樣偷偷躲著只為了看他一眼,假裝擦肩而過默默看著他遠去的背影,偶然聽見別人喊出他的名字都會一陣悸動,那時的自己總認為人生的前十幾年能遇見他,便是我的運氣。
我期望他不僅能知道我的存在,還要是以一種對他來說不一樣的存在,大概是因為第一次喜歡一個人,我總是以自己的方式去行事,用自己的思維去單方面的思考問題,或多或少的給他帶來了不必要的煩惱,在新年的第一天我們鬧了不愉快,算是徹底結束了這段不清不楚的三年單戀時光。
剛開始的那段時間,我一直處于消極狀態,看到他的微信頭像都會眼睛泛酸,我發現我對他的喜歡不知不覺間已經根深蒂固,到了一種好像不論他做什么,說什么過分的話,我都可以忽略,再揣著那份喜歡一直走下去。意識到這個思想時,我不知所措了,突然很討厭那個逆來順受的自己,于是我剃光了為他修剪的短發,刪掉了所有聊天記錄,有關他的一切,我想要將有關他的一切通通丟掉,給自己一個新的開始。
但我恍然發現,原來我跟他的聯系竟如此薄弱,看著鏡子里那個留著寸頭的自己,沒來由的一陣輕松,突然很想問自己:我究竟花三年的時間做了什么?
我重新過回自己的生活,漸漸步入正軌,偶爾再見到他時,也只是淡淡擦肩而過,心中偶有惋惜,但更多的是對那段暗戀的釋然,既然注定無緣,那不如趁早剪斷,各自安好足矣。
就像年幼時枯萎的蘭花,如果當年我沒有將它摘下,而是駐足欣賞,給彼此一個舒心的距離,或許它會在過后的日子里艷麗綻放,我因為貪婪那份美麗,強加給它不必要的傷痛。
花與人一般,我們總是抱著占有的心態去看待他,秉著喜歡就要得到的心理,卻在無意間傷害了對方,單方面的決定注定只是屬于一個人的,永遠不要將自己的感情強加給別人,過多的情感泛濫對對方來說反而是累贅負擔。
猶記得影視劇里很多場景里的主人公們總是悲痛的喊道“我不會傷害她? 我喜歡她!”但是劇情總是這些深情的人將心愛的人逼的遍體鱗傷,喜歡就像一道枷鎖,將兩個人拴在一起,互相折磨,就像兩只刺猬一般,想要擁抱給對方帶去溫暖,最后卻總是傷痕累累。
喜歡不一定是索求與得到,而是明白什么才是自己想要的,亦或者是這份感情對方是否想去接受。
就像許久之前在某個社交網站上看到的一個短視頻,一個女生靜心準備了很多東西跟喜歡的男生表白,周圍熙熙攘攘的包圍了很多人,面對女生期待的眼神,男生無奈抱住了女生,周圍的人立馬開始起哄。整個過程看似很是溫馨浪漫,但是男生糾結不情愿的表情卻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我很欣賞女生的主動大膽,但卻又有點遺憾。
如果你真正喜歡一個人,就更應該在顧及到對方的感受,而不是讓對方陷入進退兩難的境地,強迫施舍來的愛情總會成為悲劇。喜歡便是喜歡,不喜歡也強求不來,因為我們要明白偶像劇里的喜歡的人也喜歡自己總是占少數,并不是每個人都能像他們一樣終能跟自己喜歡的人在一起。
我喜歡一朵花,我更希望能看見它艷麗綻放,接受雨露滋養,我便能嗅著淡淡清香,便也是一種長久相伴了。
(文/sun)
作者:sun
快來評論,快來搶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