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洋芋擦擦做出南瓜的多樣美食
擦擦,我不知道把它定義成是菜,或者是面,也許它就是菜,更或許是面,這只有從前生活在陜北,山西一帶祖祖輩輩在惡略環境里生活的農人的家常口糧吧!作為一個農人,知道從前的苦楚,或許與清水人在饑餓年代時,為了合理的搭配野菜和面粉而做的qun qun是一樣的吧!
對于做擦擦,是我以前在酒店工作時,在看四川烹飪這本雜志時,了解到了山西人用土豆絲和著玉米面做的洋芋擦擦。至于看后,也沒想著做一下的沖動,只是大致做了一個解了。
也許,做任何事都有個沖動,或者也講究個緣分吧!正因為這樣,洋芋擦擦我倒是沒做,卻借著洋芋擦擦的靈感,我用南瓜創作了我成功的美食南瓜擦擦。它入口香糯軟甜,并且能跟上當代的時尚飲食結構,也可以算是一道既面既菜的田園膳食吧!
記得多年前,我辭了上海的韓國料理店的工作,回家照顧二哥時,看見院子里的麥草垛子上耷拉著的南瓜,耀眼的金黃色使人有一種馬上想做飯的沖動。在和躺在炕上的二哥寒暄時,才知道,用從前的家常做法做出來的南瓜菜,孩子們根本就不喜歡吃,就連生活好了的大人們也吃不下。就這樣,我看著堆積在案板上南瓜,我第一靈感想到了四川烹飪上介紹的洋芋擦擦。為了刺激侄兒們的味蕾,我將輔料備用了青紅辣椒,韭菜雞蛋和蔥花。當時我將整理好的南瓜切粗絲,將玉米面粘在南瓜絲上,上蒸籠蒸了七分鐘,出籠后用筷子挑散涼涼以后,和各種輔料炒散出鍋即可。做出來看著花花綠綠的擦擦,第一印象覺得挺養眼,嘗了一口,感覺也覺得挺好吃的,倒是不像二哥說的那樣不好吃。我將擦擦盛好端上桌,看著侄兒對我的作品抱著遲疑觀望的樣子,我鼓勵著他們,只要每人嘗一口,不好吃就給我留著。嘗是嘗了,倒是吃的風卷云殘般的點滴不剩,給我一個做飯的倒是一口沒吃著!
自從我的南瓜擦擦做成功以后,我也在這些年里,在秋天有南瓜的日子里,抽空做些改善一下如今油膩的伙食。現在做就不像第一次那樣精益求精,做的既好吃又好看,只要好吃就可以了。
其實南瓜和土豆一樣都是窮富皆宜的蔬菜,只要用心做,還有做不出來可口的美食嗎?并且我還用南瓜借著做鳳凰玉米羹的做法,做了我的首創南瓜羹,將南瓜蒸軟和了,用鐵勺背研散化在燒開的水里,加上白糖,勾上水淀粉,等欠汁粘稠以后,倒上打好的雞蛋糊即可食用。就我的這種做法,也就連在麥田里給我家割麥子的麥客,喝后極其受用。還有如今我做給家人的南瓜面條,都是借鑒了菠菜面的做法,也還算是很成功。其實如今我們每天吃的飯菜,是可以相互借鑒,互換材料,改變做法,只要細心留意,何嘗還做不出又一個新的南瓜擦擦來!
(文/涂鴉)
作者:涂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