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懷思
戍鼓斷人行,秋邊一雁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杜甫
夜,寂靜如水,獨倚窗前,抬頭仰望夜空,玉盤似的滿月在云中穿行,淡淡的月光灑向大地,總會讓人遐想無限。轉眼又到一年的中秋,在這思鄉撥節、萬家團聚的日子里,心中的思念像片片野草狂瘋地生長,蔓延到天際。
每到中秋月圓之夜,心中總有些許惆悵、無奈和牽掛,古人的那種“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的情愫油然而生。年事漸高的母親,身體已大不如從前,縷縷的白發爬上雙鬢,道道皺紋已刻滿額頭,鞠僂著身子在院子里徘徊???????,恍惚間,我仿佛又看到了天堂里的父親正向院子里走來??????
小時候,每年中秋,父總是會到田里掰幾根甘蔗,到地里挖些花生,再到前面的草塘里摘些菱角,在那個物質匱乏的年代里,這些自種的農作物就是我們中秋之夜難得的特色小吃。而我們姐妹幾個則早早地搬來小凳子圍坐在院子的竹桌旁,巴巴地眨著小眼睛,等待著美食的到來……
在那個青磚黛瓦的老房子里,父親在忙碌著準備晚上的那個年代所謂的“零食”,母親則在廚房已生好柴火,淡藍色的炊煙伴著柴草的香味從后院裊裊地升起……
夜幕慢慢落下,父親將甘蔗切成小段,母親將已煮好花生、菱角,拿到院里的桌子上,最后父親再從屋里拿出一塊大約半斤重的老式白皮大月餅,用刀切成小塊,在層層香酥的白皮里,露出紅色的、綠色的甜絲,黃色的花生瓣兒,黑色的芝麻,無色的冰糖……,望著香酥的月餅,我和妹妹總是會眼放綠光,咽著口水,不自覺的伸出小手,這時父親總是先分給我和妹妹,然后慈祥地看著我們,一臉的滿足。母親則在一旁輕聲地提醒:“慢點吃,慢點吃,莫哽著了”。那時,整個小院里充盈著和樂、悠閑、隨意、安寧、祥和、富足、愜意……
“獨上高樓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來望月人還在,風景依稀似去年”。如今,父親已離開我們好多年了,每到月圓時,望著天空的一輪滿月,總能勾起我對父親的思念,對兒時的懷念。
兒時雖然家境貧窮,但精神富裕,雙親健在,姐妹一起,歡快無比,少有煩惱,白皮的老氏大圓月餅包攬了我對中秋的所有美好。多年后,隨著物質條件的變好,超市里的各種零食琳瑯滿目,各種口味的月餅也應有盡有,卻再也找不回兒時那種味道,更難尋父母姐妹在一起的溫馨的時光……。
夜深了,已有了些許涼意,如水的月光瀉了一地,可我的心,依舊停留在那溫暖如火的小院里,年邁的母親在小院徘徊,慈祥的父親正緩緩走來……。
(文/蘭舟輕發)
作者:蘭舟輕發
快來評論,快來搶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