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說
當我赤裸裸地來到這個世界,睜開眼,第一眼看到的,那必將是我的父母,呼吸到第一口空氣,吃到的第一口食物,叫的第一個名字,那必定是父母所給予我的。
在那天,我出生了,是我的生日,媽媽的難日。來到這個世界,我所享受到的一切生活,都是父母所有磨難艱辛的付出,為我一心一意,只要我好好成長。
在那段我咿呀學語,蹣跚學步,在只認識天與地的日子里,爸爸教我說話,教我寫字,他說,這是我的母語,爺爺牽著我的小手,緊緊的,隨著腳步一點一點,慢慢走,他說,為人當自立。奶奶做得一手好菜,她說,會燒菜的姑娘啊,一定是個好姑娘。入睡前最喜歡的是聽著媽媽的聲音,講著一個又一個故事,從童話到神話,從詩詞歌賦到人生哲學,從古至今,從家長里短到人生規劃,她說,每一個故事有值得回憶。
家,不是一個地方, 而是一段時光,數著一圈圈年輪,十幾載的春去秋來,寒來暑往,我慢慢意識到,原來“家”這本書是我永遠都讀不完的。
小時候,說著漢語,寫著漢字,卻不知道我說的話,我寫的字是凝聚著多少中華先輩的心血,爸爸告訴我說,這,就是你的母語。我所處的是中國,是這個世界上唯一的中國,即使有再多的藏獨、臺獨、港獨,中國,都是不容打敗的,這是爸爸給我的道理:生為中國人,當做中國事!
龍應臺說, 有些事,只能一個人做,有些關,只能一個人過,有些路啊,只能一個人走。其實這又何嘗不是爺爺告訴我的?他說,很多時候,很多事情,別人是幫不了你的,包括認識你自己,要學會與自己促膝長談,與孤獨握手言歡,要自己學著成長。這就是老一輩人教給我的教理:學會自立,才會自強!
“做飯燒菜啊.,是個耐心活兒.別看它麻煩,真正做啊才覺得這是件幸福事兒”是啊,就像奶奶說的,當你真用心投入一件事中,才會發現真的很好。永遠保持對生的熱愛,其實也是一件很酷的事情,這是奶奶教給我的道理:將真心付予真愛,將熱愛獻給生活!
“回憶是一種很奇妙的東西,它生活在過去,存在于現在,卻能影響未來。”回憶總是透著縷縷溫暖,雖然有些不曾被善待,但慢慢地,回憶終將會成為游走在光陰下的故事,累的時候停下來,去讀一讀那些曾經,這就是媽媽教給我的:回首過往,是逆風成長!
長輩如書,幾十年的風華,幾十年的沉淀,應當值得我們學習終身。
是爸爸媽媽,是爺爺奶奶,是這個家的所有人,告訴我們,教會我們:如何去愛,如何成長,如何感恩!
【作者的話】家,這個字,蘊含的實在太多,無以言說。
(文/易若央)
作者:易若央
快來評論,快來搶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