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老了
從未有過如此強烈的感覺——父親老了。忘了從什么時候開始,再也不敢對別人說,父親的年紀,總是模模糊糊地生活著。忘了從什么時候開始,自己害怕了,害怕自己已經長大的事實,害怕父親已經年過半百的真相。總是用自己學生的身份掩飾著,自己還是一個孩子,永遠不會長大,父親永遠不會老去。
每一次離家、回家,和父親的交流很少;每一次打電話回家,基本上都是母親接電話。即使母親說:“你爸想和你說話。”電話一頭的我總是拒絕的:“其他的沒什么事,就掛了!”對于父親,只有小學時寫了一首被老師改了好多次的詩。就像我們記憶中的父親,沒有多少話,沒有多少文字。對于父親,只有從小到大的家長會,我努力做到很好,希望得到父親滿意的笑容。
大學畢業了,所有的行李都拿回家里。繼續上研,父親很開心。父親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民,只是因為家里貧窮,沒有上學的機會。他希望他的兒女能夠完成他的心愿,在上學這條路上越走越遠。父親總是說著,活到老學到老!在這條路上,我總是埋頭前行,忘記身邊的風景和身邊的人。而今駐足,沖擊著我的事實是父親老了。
父親老了,總是忘東忘西。之前母親總是跟我抱怨說:“你爸的記憶力真的很差,自己的鑰匙放在兜里自己都不記得。”聽后我也是莞爾一笑,覺得沒什么大事。人嘛,總會這樣子,我們年級輕輕的小姑娘也會經常這樣子。可是,回到家里,切身地感受到父親的記憶力真的一點點退化。父親是買小吃的。顧客點好東西,父親做好了,他經常不記得給別人。第二天,別人再來找,他只好重新做;上午在家走來走去,父親經常不記得自己要做什么,忙忙碌碌一上午什么也沒做。我總是不敢承認,每一次在父親遺忘的時候,有意無意地提醒他應該做什么,東西放在哪里了!
父親老了,整個人愛嘮叨了。無論過了多久,我們總會懷念媽媽的嘮叨。對于不擅言語的父親,他開始嘮嘮叨叨,一件事情總是沒完沒了地說。我不是厭煩,是害怕。害怕父親變得這么愛說話,這么嘮嘮叨叨。弟弟,今年也大學畢業考公務員!父親總是一天一個電話,昨天剛問完情況,今天又讓我打電話問他學的怎么樣?一次次的敷衍,他一天天的嘮嘮叨叨這件事。吃飯的時候,自己自言自語說著這件事;做生意的時候,和我說著:“你弟怎么樣了呀?你打電話或者發短信問問,鼓勵鼓勵他。”晚上睡覺也在和母親說著這件事,母親總是不耐煩的發脾氣,母親懂得太多的關心就是太大的壓力!
父親老了,他整個人也慢了下來。記憶中的父親總是雷厲風行的,做事干凈利落,從來不拖拖拉拉。可是父親慢了,整個人都慢下來了,找不到過去的一點身影。走路也是慢慢地,很不習慣地看著父親的背影。生活把雷厲風行的男人壓垮了,他的動作,他的思想,都變得慢了。父親做飯不再是準時準點了,以前家里十一點吃飯,現在他也是不讓任何人進廚房幫他,自己一個人慢慢地做飯,十二點依然也在廚房里忙碌著。
父親老了,思想也更加封建保守了。農村走出來的男人一直被城市的文明感化著,對子女的要求也是隨著時代的進步而進步。而今他總是用保守的眼光看待周圍的事物,對弟弟也總是一套套的禮教來要求,于是父子間的分歧越來越大。
父親老了,多少夜里,聽不到厚重的鼾聲而是一次次的翻身;父親老了,總是用嘆息聲來表達自己的情緒“哎”,回家以來,我聽到最多的情緒。父親老了,人也變得更加倔強了。他不再用換位的角度思考問題,對于家里的事情,他有很多很多自己的“倔強”,我試圖慢慢地說服他改變那些所謂的“倔強”,每一次都是失敗的。別人的一句話,他總是用曲解的眼光來理解,然后批判著別人做的怎么怎么不對;父親老了,他也開始一個人感傷……
我想忽略這些事情,我害怕面對這些事情。可是每天的生活都在告訴我——父親老了。他的頭發依舊烏黑發亮,他的面容依舊煥發光彩。可是遲緩的動作,絮叨的語言,混沌的思想都在告訴我——父親老了。
父親是我們依靠的山,是我們遮風擋雨的樹,從小我們習慣在這個默默無言的保護傘下生活。奶奶病重時,父親哭的天昏地暗。他總是說著:“人到多大,都想有個媽,有個爸。”直到奶奶去世,父親沒有流下一滴眼淚,可是連續好久,他吃不下,睡不著。我不懂悲傷到眼淚流不下來是什么樣的感受。可是我知道當我還會哭的時候,事情就沒有那么糟糕。
長大是我一直逃避,不敢面對的事情。不想長大,不是長大后我們面對的生活與社會。而是當我們長大時,他們(父母)就變老了。駐足看看你身邊,或者遠在家鄉的父母,看看他們的鬢角有沒有變白?他們的皺紋有沒有變多?他們的言語有沒有變多?他們的動作有沒有遲緩?他們對你的關心有沒有變的頻繁?
當你老了,頭發白了,睡意昏沉。希望多些陪伴,多些守護。愿今后的時光,換我來守護著你!
(文/*piece*)
作者:*pie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