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的期盼
在我很小的時候聽母親說:我兩歲還不到,父親就在他工作的煤礦礦難中,施救了同班的工友,最終自已卻難逃劫難,就這樣爸爸悄悄地走了。沒了兒子的爺爺也好像能頂千傾大廈的柱子倒了,病從氣生,臥睡于床,一年多過后也安靜地走了。爺爺丟下奶奶,爸爸離開奶奶,他們都相繼走了,現在想來,我不知道那時在奶奶的心里有著什么樣的期盼。
那天,記得是春節假過后,上班了的第一個雙休日,我趁著倆孩子大學還沒開學的機會,駕車帶上妻子、兒女又到百色市敬老中心看望時隔五天的老奶奶。我想知道,奶奶的期盼是什么?是不是兒孫孫媳常常去看望她的孝心,是不是曾孫、孫女牽撫她的雙手,依偎在她溫暖身軀的左右,遞上一片削好的蘋果時的愛意,是不是孫媳婦毫不掩飾丶忍著臟臭為她換下尿片時的誠意,是不是剛來到時,我注視著奶奶她那白發滄桑、帶著慈祥的面龐,遞上一杯溫熱茶水時的敬意。
早幾年時,奶奶的身體還好棒,她自愿住守農村的老屋。她說山上空氣新鮮,且清靜,自己種點苞谷,養點雞、豬,管個園子種點菜,生活過得下去就成了,不要我們孫輩擔心。那時每至清明節,我帶上一家,坐上開往邏樓的班車(那時車很少的,私人很少或說沒有人買得起私家車)也只能到村大凹口,還得走上十四、五分鐘的山路(那時村屯是不敢想像今天這樣村村、屯屯通水泥路的)到老家的墳山上去給爺爺、父親上墳、奠酒,掛親(即紙帆子,也有送鮮花的)祭奠完畢后,總要進老家去看望奶奶,都記得送上從縣城買給她愛吃的水粉、米花、香蕉、蘋果之類的東西。
其實,不去又怕奶奶老念叨著,有時候還偷偷傷心地哭。去嘛,還不又得給她老人家樂累了:她要親手煮飯菜送我們吃。我說也不餓,若要吃自己煮,她不讓。生了火,煮上飯,她要來風腸(香臘腸)蒸在苞谷米飯上,再炒上她用蘿卜葉子做的酸鹽菜,菜絲細如煙,色澤金黃,吃起來清香酸爽。還有她上早剛煮好的涼合馇(豆花)菜,一桌菜飯,雖然簡單、樸素,但它是奶奶的心意。看著我們吃的津津有味,老奶奶不經意地笑了。
今年,奶奶己經是八十一歲了。作為妻子,她丈夫比她先走了,作為母親,她兒子也比她早走了。有道是最大的悲哀莫過于:世間白發人送黑發人啊!我難知道,在這么四、五十年來,在奶奶的內心深處,到底有著何等的痛楚!我恐詞窮,難以用文字描述罷了。很難看到奶奶在我面前流淚過,也許在她心的深處默默流淌,她自個知道。作為一個奶奶,她還能盼到她的孫娃丶孫媳帶上兒女常去看她,孫兒已長大,聚妻成家,有兒有女,她盼到了飽經風霜的苦樹又發了新芽!作為一個奶奶,本該與她白頭皆老的丈夫不在人世了,本該孝敬善終于她的兒子不在人世了,在有生之年,她常能看到兒孫一家人常去看望,心里也總算是踏實了,她看到了星火傳人,看到我們平安、健康、向上的一家人。她心已足矣!微笑著撫摸她的兩重孫、孫女的手說:你們爹娘辛苦啊,你倆要攢勁讀書,立個見識,哪年等得出職咾,你老爹娘才盼得有個出頭日喔。
還是雙休日去看她的那天,記得,天黑了我們住進市里的離奶奶住的敬老院最近的旅館,次日早給她買了好吃的早餐過去,重孫女給她捶捶背、揉揉間,她孫媳婦給她梳梳頭,我兒和我跟奶奶拉拉家常、談談話,一直到中午奶奶吃過午飯,休息了,我們一家才離開。
我不知道我們所能做的這些是不是她的期盼,是不是算得上她要的一種幸福?但祈禱上天,保佑奶奶長命百歲之上,我們眾兒孫還愿能長久地常常去看她。雖然給不了奶奶什么,但能看出她對我們的新的期盼。
【作者的話】奶奶有我們在,你要健康快樂地活著,祝您壽亨百年!
(文/忠愛召讀)
作者:忠愛召讀
快來評論,快來搶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