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下來,去生活
你,最近有思考過時間的匆忙嗎?
是吧,或許我們已活得比時間還匆忙,竟連思考時間匆忙的空閑都沒有了。當然,肯定還有一些人活得都不像活的,只覺百無聊賴,也不肯去思考,去活動。然而就是這樣,我們都在匆匆之間自主地——一邊變成過去,一邊蛻出新我。
無論是匆忙,還是空閑,我們都很難去摸清生活的輪廓,更別說生活的內容了。我也時常懷疑,我想要的生活究竟是什么,是有穩定而能滿足生存條件的工作罷,是有能陪伴一生的妻子兒女罷,還是順風順水健康平安罷,亦或是有房有車,還是其他。但終其究竟,都不過是想著要完成所謂“人生”的目標罷了,可這“生”完成了,那該怎么“活”呢?或許,會有人覺得——“你都完成了上面的條件了,‘活’不就是順其自然了嗎?”。是吧,有充足的物質條件,要活著就很簡單了。是這樣嗎?
我雖說不清“生”和“活”孰輕孰重,我也不懂哲學,但我愿意把“生活”分解成物質的“生”和精神的“活”。“生”是過程,是“活”的條件;“活”是狀態,是“生”的映射。它們共同組成我們的全部,彼此間相互交錯,相互勾連。
但每個人都有各自的生活方式,我們不能依照主觀見解就讓他人順從自己。也不可對他人的生活感到羨慕而不思考自己的追求和能力,就依葫蘆畫瓢地過活——那只會使自己勞累而得不償失,既沒有享受到生活,又被理想笑話。
回到話題上來吧,畢竟生活是怎么個樣子,需要我們終其一生去探究、去感受。我們真正需要做的,就是學會慢下來,去生活。
可是,這“慢下來”,到底有多難呢?你想慢下來,但上班時間和公車不會等你;你想慢下來,但雜亂的房間和突如其來的拜訪不會等你;你想慢下來,但你自己可能都不會允許。
所以,不知道你發現了沒有,“慢”是該作為“生活”的屬性的,而非前奏。我覺得,慢生活,就像一個等待的動作。
你靠在一條木質長椅上,等待著,有風輕輕吹來,你裹緊衣服,縮了縮脖子,四下張望去,他還沒來,你將手從口袋里取出,朝掌心哈了口氣,搓了一下,又從挎包里那出一枚橘子,剝開,掰下一瓣塞進嘴里,有點兒酸。就這樣,眼前一個個人路過,你偶爾換個姿勢,依舊等著你等的人。
自此,我也差不多忘了我原本的主題。其實寫著一篇,也只是在之前看到這題目,出于某種意愿才開始寫的,只是后面拖了再拖、斷了再斷,而到現在已經離題千里,也早已沒有當初的心情了。但是,我還是想以此為名,因為我不想辜負當初的自己,辜負當初的那份心情。說實話,我不愿意慢下來,去過什么所謂的生活,因為這世界太新奇,這人間太多彩,我還沒來得及去了解其中完整的一角,故我也沒有資本和意愿慢下來生活。假如你問我,那我會在什么時候去過慢生活呢,我會回答到——
在每一刻回眸見月光的恰逢其時。
(文/紅楓)
作者:紅楓
快來評論,快來搶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