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家庭與本性難移
原生家庭對我們每個人的影響深遠,養成了我們目前的性格、習慣和行為模式。一個良好的原生家庭,應該是開放的、包容的、允許我們向外探索并不斷成長。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成長任務,其實早在青春期的時候,我們的成長任務就是要脫離自己的原生家庭,去嘗試獨立、去發展友情。而家庭在這個時期的任務不是阻礙我們的成長,而是不斷的幫助我們解決成長中出現的問題。但如果你很不幸,出生在一個冷漠、相互依賴捆綁的原生家庭,不允許我們去探索自己的世界、創造自己的生活,那這樣的家庭沒有展現出應有的功能,并且是有害的。
所以,無論從家庭的責任還是個人的發展,我們想要徹底脫離原生家庭,這本就是無可厚非的事情,沒有什么自私與不自私,這與道德規范中的孝順更截然不同。
我們每個人都是獨立的人,擁有獨立的人格,自己可以拿主意、做決定,這是我們自立的前提。任何人都不應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上,以道德之名去束縛他人,這本身就是不道德的行為。正如余光中所言,你是一個獨立的人,無人能及抹殺你的獨立性,除非你向世俗妥協。
【作者的話】“父母也能自己選擇嗎?”“自己選擇的應該會更好吧” 子女是沒法選擇父母的,所以自己選擇的羈絆反而更強。 ——《小偷家族》 但無論出生在什么樣的家庭中,我們都有選擇幸福的權力,就像石縫中的一株小草,即使陽光照不到也要向著光亮那方生長。
(文/向光者)
作者:向光者
快來評論,快來搶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