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磨坊
“該給尕娃磨點細面了"(尕:gǎ,西北方言,字面理解為“小”——愛稱)
母親一邊拾弄著地上的幽香菜,一邊側臉溫和地向正在低頭搓牛毛繩子的父親說。 “嗯"父親應答著,鉗孑般粗糙的大手,扯了扯繩子的長短。
一九八二年的六月,太陽剛露出嶄新的紅腦殼,草地綠墨,牛羊已是吃飽的季節。父親起身套上了那匹嘶鳴撂踢的兒馬,咯吱、咯吱的木車上裝了一袋牦牛毛線織成的口袋。擠開的線孔憋著一粒粒飽滿清香的熟麥。“上去"我頓時一緊,那雙鉗子般的大手呼哨一下,就把他年少的兒子順到了車上。“爹,我的白褂子皺了″我咧著肉疼的嘴巴,嘟噥著剜了一眼那張皺皺巴巴爽笑的臉。要知道,那是母親細膩的巧手一針一線,為我過節做的衣服,也是我在玩伴羨慕的目光中,炫耀的資本呀。
路,是一條崎嶇的山道,夾流而下。高原的天空格外蔚藍,側外的兩山上是蒼翠的松柏,也有到秋天才能讓人驚嘆的白樺樹,別看它現在沉默于林間,一到秋晚,那可是整個森林楓紅的的世界。鳴唱的山雀在嘰嘰喳喳,穿梭在這樹和那樹的葉下,也許在爭論,也許是在追求。給這個土地下放不久的山村,帶來了一線的希望。
馬碲嘚嘚,幾里的山路少不了相逢的車仗。大人們互相寒喧著最近的安康,莊稼的長勢和牛羊的肥壯。而我,早己眼巴巴瞅著那快要到了的水磨坊。
水磨坊,這個不知從那個朝代發明的作坊,打從爺爺那輩就己經有了,磨坊也是易地而建,山勢、地理都要恰當,特別是水理,是萬萬不可忽略的。首先在選址上要尋找到寬闊且水勢比較洶涌的地方。一個長木槽把上游的水引到地勢較低、上面蓋幾間大板房下面木制水車上,板房中間按裝二盤石磨相疊的平臺,地板開鑿一個方口,讓一根木柱剛好連接起石磨和水車范圍,這樣水流撥動水車,木柱轉動石磨,石磨的表面上再開鑿一個圓孔,加進所需的各種谷物,就這樣,兩盤石磨在陰陽互搓的縫里,便有了那饞人的細面,一圈一層,逐漸堆起一層層的面粉。厚厚的油松木板承載著一應拾物,兩個手工互撞篩選的籮筐、一把油燈,幾支偷窺的長尾巴老鼠...
"吁...吁"隨著父親一聲吆喝,馬兒的腳步停在了這風雨若年的磨坊前,水聲隆隆。打從外面就能聽到青石磨盤的轉動和磨面人腳踩地板的咯吱聲。 "央金,好了沒有"父親一邊系好馬兒的韁繩,一邊沖磨坊里高叫一聲。“快完了,哥"隨著一陣銀鈴般的笑聲,從門口應答中擠出了一坨肉呼呼的身影。“噓" 怎么又是她哦,我縮了一下腦袋,怯生生地躲在了父親的身后。"呵呵,哎喲!尕女婿"她風馳般向我沖了過來,塞了棉花包一樣的胸脯顫顫抖抖,攜風帶火的大屁股一搖一擺撞面而來,就如同一團火紅的晚霞。由此至今,每當我在影視里看到那青樓里的老板娘,就不由會想起這位,喚我為尕女婿的藏家阿姨。“啵"一聲熱切而又清脆的響吻印在了我的臉上。夾雜著酥油茶的口水,劈頭蓋臉一同印在了我的腦門。我緊緊抱住父親的大腿,哀兮兮地叫了聲“阿姨"就再也不肯轉聲了,“喲,這是怎么了尕女婿"她一邊捂著嘴笑,一邊瞪著那雙美麗的大眼問我,“咋了,尕女婿,不要我家卓瑪了嗎?嘻嘻嘻"“喲,還害羞了呀" 我知道,她家那個穿開襠褲的小姑娘,是我在村口玩家家的玩伴,撲閃的大眼晴總是在說長大了要做我的媳婦兒。
我知道,當我們的翅膀長硬了的時侯,終究會懷揣夢想,會毅然離開這夢魂牽繞的地方,離開這搖搖欲墜的水磨坊,而奔走他鄉。
也不知過了多久,可能是我盯困了父親兩個膀孑搖晃的籮筐,在互相敲擊聲中一層層白面逐漸增高,我甜和地在羊皮大衣里睡著了。夢里是母親親手做的一碗臊子面,熱熱的,散發著母愛,親切的幽香,也有父親煙葉的嗆聲,還有鄰家那位要做我媳婦兒的小姑娘。熱熱地在升騰......
后來,母親的嘮叨多了,父親的絡腮胡須也白了。
再后來,聽說那座水座坊也在一場年久失修的風雨中倒下了,透過夕陽,留下的水車輪子,安祥地躺在河床的鵝卵石上,靜靜地訴說著歲月的滄桑......
【一路向北】18年1/月新疆
(文/一路嚮苝)
作者:一路嚮苝
快來評論,快來搶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