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毛
第一次接觸“三毛”這名字是三年級時看的漫畫《三毛流浪記》,那里面的三毛是一個古靈精怪,內心善良,卻又被舊社會壓迫的孩子。
第一次聽人討論三毛是高一時期,他說三毛是一位知性女人,用一生詮釋自己不平凡而又短暫的人生。我詫異了,三毛不是張樂平大師作品中的人物嗎?怎么?于是,三毛這位神秘的女子便吸引了我。
“我沒有笑,我很喜歡,因為你又來了。我只是在靜靜地等待,等到天起涼風日影飛去的時候,你答應過,你將轉回來,帶我回去。”
第一眼看見她的文字,我便被吸引了。是了,深深地吸引了。為何?我不知道,亦不很明白。只知道我看上了她,就像她看上那遙遠國度的撒哈拉一般。撒哈拉是她前世的鄉愁,她要去探鄉,她的文字就是我夢中的夢。在她所寫的書中,我仿佛做了一個不太完整但又較為完美的夢,遠方有什么人在輕輕地歌唱:“記得當時年紀小/你愛談天/我愛笑/有一回并肩坐在桃樹下/風在林梢鳥兒在叫/我們不知怎樣睡著了/夢里花落知多少。”
在她幼年時看了張樂平大師的三毛漫畫系列之后便與“三毛”這個名字結緣,繼而純粹為了搏父母開心而發表文章,筆名用的卻也還是“三毛”,為什么呢?因為她貌似從三毛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至于為何,她應該也是說不清道不明的吧。
“傘是散嗎?下雨天都不用傘的人,怎么老想一把中國傘呢?”
有人說,三毛是一位奇女子,讓臺灣大陸的人們見證了她的傳奇一生;也有人說,三毛是一位怪女子,喜歡一個人坐在墳墓堆里看書,喜歡去鳥不拉屎的撒哈拉,喜歡一個人享受孤獨。但在我看來,她的世界向來就很窄,沒有到容納大眾的地步,也沒有小到一個人都無法接納的地步。荷西是例子,她身邊的朋友是例子,她的那些讀者是例子。她用她的一生詮釋了自身的性格,倔強的外表包含這柔軟,孤獨的心,想與外界接觸卻又怕被傷害。那么,就孤芳自賞吧,自己的世界照樣活的精彩。她說;“既然身落紅塵,又回來七情六欲也是當然。繁華與寂寞,生與死,快樂與悲傷,陽光和雨水,一切都是自然,那么,便將自己也交給它吧。”
可惜,這個世界終究是太混雜了,三毛無法靜下心來去品味這個世界的美好。所以,她選擇了去那個可以給她帶來安靜的地方。就這樣,她去了,那個世界并不嘈雜,她可以安心享受了,也可以找她心愛的荷西去了。到了最后,她說:“懂了,夢醒了”。是了,懂了,夢醒了。
“飛鴻雪泥,不過留下的是一些爪印,而我,是不常在雪泥里休息的,我所飛過的天空并沒有留下痕跡。”嗯,我知道,這是虛心罷了。
【作者的話】第一次發表,還望多多斧正。
(文/葑菲)
作者:葑菲
快來評論,快來搶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