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碎的美麗
能夠破碎的人,必然真正活過。林黛玉的破碎,在于她有刻骨銘心的愛情,;三毛的破碎,源于歷經滄桑后一剎那的明徹與超脫;梵高的破碎,是太陽用黃金的刀子讓他在光明中不斷劇痛;貝多芬的破碎,則是靈性至極的黑白鍵撞擊生命的悲壯樂章。
如果說這些優秀的靈魂的破碎如銀色的梨花開滿了我們仰望星空的視野,那么平凡者的破碎顯露的則是人性的至純至美的光點。他們的破碎必然沖破你我之間的隔閡,引發我們對人性的思考。
人性的至美,我在《平凡的世界》中找到了。田曉霞的破碎,是作者對理想生活的嘗試描寫。她美麗漂亮而又不甘于平凡,她的破碎,象征著她化身少平理想的幻影,是一個崇高靈魂展現她魅力的證明。
今年是2016年,而不是2015年,任憑你在2015留下了諸多遺憾,今年也還是2015年。接受田曉霞離去的事實同樣很費時間。曉霞被洪水沖走的那一剎那,時間絲毫沒有減速的跡象,大地沉浸在悲苦之中。一個英雄的離去帶來的是莫大的悲傷,任憑你輾轉難眠,淚流滿面,都無濟于事。所有的遺憾,終究會在時間的長河中慢慢地洗滌、漂白,以至煙消云散。冷靜之后,還是要直面慘淡的人生。
是一指輕柔繞過了最美的年華,而他卻在一指輕柔間愛你;是一場激流傾泄了愛的雙肩,而他卻在一場激流中尋你;是一棵樹下許下了一生的承諾,而他還在那棵樹下等你。就像泰戈爾詩中的“生如夏花,死如秋葉”般的悲壯。
古雁塔杜梨樹下,一生的承諾并沒有在兩年后銷聲匿跡,而是在少平的回憶里沉淀,越發得醇厚。
田曉霞的死是作者給讀者的當頭一棒,因為在前面沒有任何暗示。恍惚之中,我也是痛恨作者如此無情。
林黛玉與賈寶玉未能沖破封建社會的牢籠,許文強在蔣家王朝統治下注定沒有作為,同樣,階層與現實作為最有力的屏障絕對能阻礙少平與曉霞的結合。
現在看來,作者是多么仁慈啊!他如果安排曉霞迫于家庭阻力而與少平分開,那你們就只剩下憤怒了。少平保存了記錄他們愛情的日記,最后與惠英嫂生活在一起,已經是最圓滿的結局了,我們還能奢求什么呢?作者已經給曉霞的價值完美地升華,就讓她活在我們心中吧。
天津塘沽壯士遺言說:“老婆,這次可能我回不來了,前線的戰士已經有幾個犧牲了,如果我沒回來,改嫁吧,帶著孩子好好地活下去!”
離開也是一種遺憾美!
(文/節冰若)
作者:節冰若
快來評論,快來搶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