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滴血
烽火硝煙社稷危,立身猛赴異鄉國
英勇驍戰血灑盡,獨留不朽在人間
——題記
記得多年前的一個清明節,我跟隨組織去烈士墓園里掃墓,當排列整齊地唱著國歌給烈士們敬禮時,一股抑制不住的熱血涌上我的心頭,喉嚨間梗著說不出的情愫。現在才發現,那是深深的敬意!
歷史由殷紅的鮮血譜寫而成,當最后一滴鮮血流盡時,當滾滾烽火硝煙停息時,當人們的肉體在動蕩的塵世間糜爛時,才換來了祖國舉世的繁榮昌盛。繁華的背后是無盡的鮮血,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
中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中唯一沒有消亡的國家,五千多年的歷史一直延續至今,古代的中國曾經一度輝煌無比,從未被超越。但隨著中國封建制度的日益腐朽和故步自封,中國沒有趕上新航路開辟和工業化的世界大浪潮,當歐洲列強都換上精銳的軍事裝備時,中國最高統治者還沉浸在歌舞升平的迷醉中,一度夜郎自大。
從1894第一次鴉片戰爭開始,中國的國門被堅船利炮打開,這是一道通往屈辱的大門,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序幕由此拉開。了解歷史的人都知道,這是一段被鮮血染紅的歷史,中華民族陷入危機存亡之際。作為一個中華兒女,必須銘記歷史的教訓,無論當今的社會如何繁榮昌盛,也要勿忘國恥!
最讓我內心震撼的是中國遠征軍!
中國遠征軍是一個悲壯而偉大的歷史名字,也是中華兒女用鮮血染紅的光輝稱號。1937年抗戰爆發后,由于中國的工業基礎薄弱,急需大量物質和外援,緬甸公路成了中國與外界溝通的重要輸血線。如果我國西南大后方失守,有可能面臨的是滅族之災。當時日本為了更快的占領整個中國,阻斷了我國這條重要的輸血線。
1942年進入了抗戰最艱難的時期,為保衛中國西南大后方和抗戰“輸血線”,中國派出了精銳的遠征軍出征滇緬印、抗擊日本進攻。中國遠征軍在緬甸以無敵的姿態抗擊著日本的瘋狂進攻,無數的精銳部隊在滇緬印戰場以巨大的犧牲換取了自甲午戰爭以來中國軍隊首次征戰的徹底勝利,向全世界表明了中華民族偉大的國際主義和民族犧牲精神,對亞洲太平洋戰場和整個世界的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作出了重要貢獻,立下赫赫戰功。
每一位中國遠征軍都以一種敢死的姿態在為國而戰,槍林彈雨穿透他們的胸膛,坦克大炮轟碎他們的肉體,可怕的熱帶雨林腐蝕著他們的皮膚。但他們依舊勇往直前,在戰火彌漫的天空下,他們長眠在這片異國的土地里。可我依舊相信,相信他們一直活在每個中國人的心中。
歷史的長河滾滾向前,民族英雄不應該被時間遺忘。清明作為中國一個重要的傳統節日,它不僅是紀念身邊逝去的親人,而且是緬懷英雄先驅的節日。是這些偉大的英雄們流盡了他們最后的一滴血,才換取了今天我們的繁榮安樂。
致敬!
愿英雄們安息
愿人們銘記歷史
愿世界再無戰爭。
(文/影子)
作者: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