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來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清明》
南方的城市里,煙雨蒙蒙,霧氣皚皚,濕濕漉漉。復蘇的萬物沉浸在白茫茫的霧氣中,虛無 縹緲。撐著傘,穿過綿綿的煙雨,駐立在蓬瀛湖邊,望著殘荷敗葉,久久不愿離去。
杜牧的一首《清明》勾起無數漂泊在外的游子無限的哀思,哀悼逝去的親人,思念曾經的繾綣美好。
回去吧,遠方有個聲音在呼喚我們?;厝グ?,有份潛藏在心底的真摯情感在牽引我們。回去吧,那里有值得我們一生回憶的人。他們長眠在土地里,肉體歸于泥土,滋養著我們一代又一代。如果可以,回去吧,在那矮矮的墳墓前,磕個頭,把還未來得說出口的話在這一刻,都說出來吧,別把遺憾越積越深,他們會聽得見的,因為他們一直在我們看不見的地方守護我們。
有些人,你以為會一直陪伴在身邊,從來沒想過,有一天,他們會離你而去。因此,你花光了他們所有的時間,你延遲了本該給予他們的愛,你說出了很多讓他們受傷的話。你還天真的以為,愛可以遲點表達,說出去的話會讓時間來解釋。可突然有一天,你痛苦驚慌的從遠方飛奔回來,愛從此成了遺憾。
2015年的一天,我凝著神聽講師在噼里啪啦的說著各種社會問題,突然安靜的手機震動起來,我微微欠身離開,安靜的走廊里,只有話筒傳來幾句熟悉又沙啞的聲音。我匆忙的奔回偌大的室內,抖著手收拾好物品,來不及打個招呼就腳步匆匆的離去了。所有人都用好奇疑問的眼神看著我消失的背影,我想說點什么,卻發現喉嚨哽咽著,發不出一句話,此刻,我只想回去,回到那個愛得深沉的土地。
匆忙的搭上了一輛長途汽車,在車上終于抑制不住的大聲哭喊起來,永遠的遺憾一直縈繞在心間,怎么撥都撥不開。平靜后,我看著玻璃窗外不斷逝去的風景,無限的哀傷痛苦劃過眼角……
我飛奔著來到那道門前,可顫抖著手不敢打開那隔著生死的大門,巨大的恐懼扎進了我的每一個細胞。父親輕輕的拍了下我的肩膀,紅著雙眼為我打開了那沉重的門。在門完全開啟的一瞬間,一副安詳的睡顏靜靜的躺在那里,我想大喊,我想呼喚,可啞著的喉嚨發不出一丁點的聲音。想哭,卻再流不出一滴眼淚,只有無盡的痛苦在吞噬著每一寸肌膚。我握起那褶皺著的手,輕輕的放在臉上,仍能感覺到尚未退去的溫度。如果,如果能趕在離開前見到最后一面該多好,我想再喊一聲:奶奶……
奶奶離開了,永遠的長眠于地下,我沒來得及見她最后一面,她的眾多子孫也沒來得及見她最后一面,她孤獨的選擇一個人走了。也許她知道再也見不著最想見的人了,所以帶著遺憾獨自走了。
當我聽說奶奶最后的遺愿是見她最小的孫子一面,即我的哥哥,卻因二伯母的惡意不通報,以至于離去前的都無法相見時,無盡的痛苦像千萬條鋒利的針同時扎在心口,痛的得不能自拔。我多么希望這勤勞又可憐的老人家能沒有遺憾地離開這美麗的世界。
那一天我生平第一次看見老哥哭得痛苦淋漓。老哥從小是奶奶帶大的,跟奶奶特投緣,在整個家族中,數老哥對奶奶最疼愛,沒有之一。每次老哥一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去找奶奶,那么多年從沒例外。當時伯母因跟我家里鬧了點矛盾,特意不把奶奶的最后的遺愿告訴我母親,聽說,那幾天這個可憐的老人每天清醒時都用虛弱的聲音嚷著要哥哥回來……
回去吧,我仿佛聽見遠方有個聲音在呼喚我,我必須得回去,回去在奶奶的碑前磕個頭。我知道無論怎樣都彌補不了對奶奶的遺憾,這么多年來,我時常奔走在外面,每次回來就匆匆的走了,來不及叫一聲:奶奶。我以為奶奶會一直在我身邊,原來這只是我以為,以前從來不知道生命是如此脆弱。
回去吧,在清明時節,去緬懷逝去的故人,去看看在家守候著的親人,把愛表達出來吧,把沒說的話說出來的吧,把心里的愧疚放出來吧。別再猶豫了,歲月經不起我們無盡的猶豫。生命無常,你永遠不知道下一刻等待你的是什么,別等在天人永隔時才抱著冰冷的身體嚎啕大哭,珍惜身邊的人!
中國傳統的宗血觀念延綿了數千年,在時間的浪淘里,維系著中華兒女的“家”的情感,以至于無論我們去到哪里,總有一天會回到“家”里。無論是我們自己的小的“家”,還是整個中國這個大的“家”。清明節作為中國一個重要的傳統節日,凝聚著萬千中國兒女的情懷,鑄就了偉大的愛國精神,以至于中國無論在多危險的時刻都能立與不敗之地。家就是國,國就是家,愛家就是愛國,愛國也是愛家。在清明時節,回來吧,緬懷我們的親人,讓這種“家”的觀念傳承下去。
曾經被迫逃到臺灣去的老士兵,在死前的唯一愿望就是回到大陸去,回到家的懷抱中去,他們的愿望實現了,在離開世界的幾十年后,他們可以回家了,祖國接他們回家了!還有那些在祖國危難存忙之際,毅然選擇放棄國外優厚的條件而選擇回來為保衛中華民族而犧牲的人;二戰中赴緬甸抗戰的中國遠征軍,在為保家衛國的英勇無敵抗戰中長眠于他國,在一次的挖掘中,終于,他們回家了!還有很多很多,在清明之際,向他們深深致敬!
不要問我眼里為什么時常含著淚水,因為我對這片土地愛得深沉。
歸來吧……
(文/影子)
作者:影子
快來評論,快來搶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