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販
傍晚,最熱鬧的地兒莫過于這個小市場了。
它原本在我們小區北門,那會兒,扯東至西的街道上,寥寥可數的幾家商販在此買賣,沒什么人氣兒可言,通常生意都不是太好。后來,隨著周遭小區的發展,人口漸漸集聚,生意自然的興旺起來,商販也是越聚越多,現在,雖然搬離了原來的這條街道,去了東門,人氣兒卻沒有絲毫減退,依然煥發著勃勃生機,對于消沉了一天的人們,下班能來這里逛逛,再順便提點兒菜回家,做一頓小小可人的美餐,或許也是對疲乏了一整天的身體和繃著的腦細胞一種放松與解脫吧。
擺攤的商販們,時間最是緊迫,一整天都是不閑著的,我去過批菜市場,凌晨四點,當大多數人還在夢中癡睡的時候,他們卻已是早早便起了,整裝素裹,或是騎著電動的三輪,或是開著面的,急匆匆的趕往這里,直奔熟主兒的攤位,毫不停歇,直接吆喝起來,你便聽的了,雜碎聲不絕于耳:
“給我提二百斤的白菜,再來四十斤的芹菜,還有這個……,哦……,那個也要,都要好的啊,別摻假,要不回來找你!”
人聲彼此混合,難以辨識,批菜的老板隨聲應著眾口,哪管好賴,只管裝著,別以為那是故意使壞勁兒,他們已是大腦充血,手忙腳亂了。
批完菜,也不能松氣兒,稀里嘩啦的裝于車上,稍作整理,掉頭就走,他們還要急著趕上午的集市。到了集市,一字擺開所有的菜品,完全就緒之后,才算功成了一半兒,接下來,就是等候買主了,這時,就著寒風酷暑,他們還可以嚼幾口飯吃,剩下的吆喝,便交給了擴音喇叭。
集市大概中午偏晚一點兒才能散盡,這以后的短暫時間,能不能略微休息,我也不得知,誠心希望他們別那么累。
下午,對于商販們,算是輕松的,所有的菜在上午的集市那里都已整理妥當,來到我們這個小市場,盡管從車上往下搬就是了,而且擺攤兒的時間短,收益還快,比起市集,他們更喜歡這里。
我很喜歡和他們調侃、攀談,就是不買東西,閑逛,也得轉上一圈,只管輕心放松,肆意的說,對于他們,我毫無戒備,就現在的社會,哪里還能找到這樣樸實無華,洞無城府的人。也還有那么一小部分玩稱桿子的家伙,不屑的提,辱了這個行當的規矩,“修合無人見,存心有天知。”,多沾了那點兒便宜,也未必就能發家,坑蒙拐騙,良心所指,失了人格,下場終不會太好。
擺攤兒的人,餐風露宿,真的不易,經常看到一家幾口齊上陣的場式子,我經常去買瓜子的這家,算是生意興隆的了,攤面兒上的人總是絡繹不絕,他家的瓜子炒的恰到火候,最為的香,癟的少,而且干凈,沒有其他家那樣,嗑幾個,手指頭盡是灰,讓人不稀得吃。
這家攤主兒,男的約莫四十三、四歲,個子不高,頭發蓬亂,鼻梁挺直,眼睛明亮有神,精瘦的臉頰被風霜刻畫出的皺紋,猶如一道道干涸的溪流,終日被陽光熏曬,又顯得格外黝黑,矮瘦的身體襯著件破舊的棕色牛皮大衣,更顯得其邋遢,雖是這般,卻仍透著生意人特有的靈氣兒,女的穿得略顯洋氣,上身軍綠羽絨服,下身打底褲加一雙黑靴子,燙染了紫葡淘似的發,唇沒漂,但秀了眉,明顯得不那么諧調,即使這樣,并沒有影響她樸實的美。
他們家的生意好到出乎我的意料,偶然的一天,和家人去附近的超市,想買些水果,入了門,便認出了那位老板娘,原來是她。
“這不是后門賣瓜子的那位大姐嗎?”我朗聲說道。
她淡然的“呵呵”一笑,依然透著樸實的勁兒。
“這是我開的店兒,有空來坐吧”
“恭喜!恭喜!大姐,您這是買賣干大了啊!”,我笑說著。
她誠摯的笑容依然掛在臉上,久久蕩漾。我環顧了一下超市,大約有三十平米,滿貨架的都是商品,琳瑯滿目的,一應俱全,從她口中得知,這家超市已經接手幾月有余了,生意還不錯,我們走時,里面還有好幾個客戶呢!
車上,我跟妻子平心交談著,這兩口子真是蠻拼的,連孩子都在幫襯忙活。
那天,天很冷,有些凍身,從車窗里往外瞅著,硬實的風吹著超市的門簾胡亂的搖曳,我盯看了許久,直至我們的車子滑動,再也看不見了……。
【作者的話】每每去小市場買菜,看到商販的不易,有感而寫,請多多指正,謝謝大家!
(文/深淵)
作者:深淵
快來評論,快來搶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