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花拾之(老鬼鳥)
鳥在鄉下老家是最常見的,也是最平凡的生靈。
我所在的莊子上就有很多鳥,當然也不缺乏珍貴鳥類。光品種就有好幾個:麻雀,山雀,麻料,紅料,蜂鳥,大紅鳥,杜鵑鳥。近幾年又來了幾群全身通紅和一身金黃色的鳥,平時這種鳥在老家是很難看到的,故說不上它們的學名也不清楚它們的俗稱,樣子倒很像相思鳥。這些鳥種多是在夏天時候最能看得到。
而四季都能看到的鳥種卻不多,除了麻雀和老鬼鳥就在沒有別的了。
這兩種鳥的數量在莊子上也是最多的。麻雀個頭小,除了嘰嘰喳喳地叫喚外也沒有什么特別的。
老鬼鳥和灰色畫眉鳥很像,只是沒有那么美的眉和清脆的歌喉,此外還有其他一些異處。老鬼屬于中等個頭兒,和畫眉鳥一般大。喙不是最長的卻很尖,鼻子跟前還長著幾根胡須,眼睛圓圓的很是有神。看上去機靈極了。
老鬼鳥的翅膀,尾巴也和畫眉鳥差不多,只是老鬼的翅羽和尾羽是淡淡的黃色,其余都是灰色。若不細心看或聽聲音,你定會誤認為這是灰色畫眉鳥。
老鬼的叫聲也很怪,雖然聲音清而亮,但叫的內容你若留心聽,好像總是叫著:“老鬼,老鬼”。有時候的調子很緩和且帶有兒化的味道:“老—鬼—兒,老—鬼—兒”,“老”和“鬼”字的音拉的很長。
也因為它叫的內容聽起來像老鬼,所以老家的人們就給它起了一個貼切的俗名——老鬼。至于它的學名叫什么老家的人們都不知道,我后來也沒有查到。
我在高中時候的房東家里就養了一只畫眉鳥,叫聲很是好聽。后來又不知從哪里撲得一只老鬼鳥,也裝在一只小籠子里,起初很怕生,再加上束縛了自由的緣故,急得在籠子里上躥下跳,給它添的水和吃的谷子都不吃,反而被翅膀撲打著四濺。
過了幾天這只老鬼鳥終于安定下來了,并開始一言半語的模仿畫眉鳥的聲音和歌調,雖說沒有畫眉鳥的那么準確情脆,盡管仄仄的,但還是能分辨出這是畫眉鳥鳴叫的內容。當有人走到老鬼的跟前,便又咋得亂竄起來。嘴里也不停地叫著:“老鬼,老鬼”。
我和室友聽了笑說到這就是潛移默化的影響和深遠長久的影響嗎?
今年二月,老家下了3天大雪,很厚。地上的一切事物都被大雪覆蓋著。鳥類的吃食更是無處可尋。也正是這個時候才是鋪鳥的最佳時機。
三叔用竹篩不一會兒功夫就捕獲了六七只老鬼,三叔知道我喜歡鳥,又因為我一人生病在家,就給我送了兩只。我將它們裝在一個舊鳥籠里,怕它們餓著,又在它們的食槽里放上小麥,添上谷子,也放得一小塊臘肉進去,讓它們吃,以填飽它們因大雪封山而今天都空空如也的肚子。
起初它們既不吃谷子,也不啃食臘肉,更不肯喝水。只是一心想著逃走。最后還是敗給了現實,只好去啃臘肉了,水也偶爾喝點,沒人的時候也叫幾聲。
三叔和莊子上的老人說,老鬼鳥吃的雜,性子溫和,容易養活。
我也有時候看到自己的這兩只老鬼在籠子里相互啄嬉,晚上就將頭蜷縮在一起,咕咕咕的叫著,我心想看這樣子,四月時候這兩只老鬼定會產下幾枚藍色的大拇指甲大小的蛋(老鬼的蛋是藍色的),孵得幾只小鳥來。
為此我還費了些功夫做了一個溫馨別致的窩,在里面添上據木茉,作為它們的產房。但遺憾的是這兩只老鬼鳥硬是沒能活到四月就死掉了。我也沒能看到它們下的藍色的蛋和那孵化出的小鳥。
但門前的老鬼鳥還是一如既往的多,也一如既往地叫著,更是一如既往地飛著。
(文/鄉下人)
作者:鄉下人
快來評論,快來搶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