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憶·惜
啼鳥西歸,余霞嵌盈暉。
滿江水,邊落陲。
漁家隱畫船,云煙繞山川。
斜影里,逝者斯呼空吟對。
一酒金樽縋,誰盼流年回。
——題記
一日一日,傷痛終于開始淡逝,難以平復的心情也終于晴朗起來,幾日幾夜的消化,終于,在此刻,有勇氣談你,談和你有關的事兒。
曾經,是誰?在時光的罅隙里低吟那首相遇的歌;如今,是誰?在荒陌的流年里淺唱離別的曲。
清晰地記著,學校圖書館夜半的鐘聲咚咚響起,宿舍的白熾燈終于隱于黑暗,躺在床上,手機的微光卻依然閃爍,一劃一點,微博的首頁跳在眼前,似乎睡前刷刷微博已成了寒昭不暄的習慣。
一瞬間,時間靜止了,血液凝固了,仿佛連呼吸都變得奢侈。你,走了,離開了,再也不見了。
對于一些人,你是閃閃發光明星;對于一些人,你是信仰般的存在;對于一些人,你是努力追逐的榜樣;對于一些人,你還是吐槽的主人公;而于我,你卻是一段彌足珍貴的陪伴。
2005年,《Tonight》,《天之驕子》《You are beautiful》;《Tonight》,《可愛的你》《耀·出色》。那夜,《和你在一起》我仿佛初戀了;那夜,《新的約定》似乎要開始了。然而,《今天開始》《我真的受傷了》,《想念》《占據》《圓心》。縱然,《風云變色》《與我無關》。《找》,《不存在的你》,多想打開《夢想的窗》,再次《擁抱》《鉆石》般《可愛的你》。
走了,那樣的匆匆,來不及靠近;那樣的突然,來不及依靠;那樣的徹底,來不及習慣。對于我,出現得便是那樣不期而至,悄無聲息地撞進我青春的歲月里。開心的時候,我大聲吟唱《樂潮》;倔強的時候,我低聲附和《Are you ready》;難過的時候,我便反復聽著《Kiss goodbye》。
我沒有花錢買過一張有關你的唱片,亦沒有跋山涉水現身你的簽售會或者演唱地點。也許喜歡,并沒有表現得明顯;也許愛,也沒有達到極點。但這是一種無法言說的情愫,縱然沒有奮不顧身的追逐。默默地關注,默默地喜歡,默默地聽著你的歌看著你的片。
離開了,輕似一縷炊煙,消逝不見。伸出手,映在五指間的黑暗,卻藏不住傾瀉而出的思念。想你,痞痞地笑,深情地對望,以及如此決絕的再見。想念,一點點兒,再一點點兒,蔓延。
身在現實生活的自己,卻深深地執著于如此虛擬的你。曾經,多少個夢里,實現了與你的相遇,夢里,夕陽余暉下,與你共賞一輪月,對吟一首歌。曾經,多少個故事里,編寫著我對你的守候,故事里,小橋流水邊,和你共撐一只船,同釆一朵蓮。
很多人說,喜歡源于一種沖動,源于一時興起。因為沖動,所以大聲告白,并期望得到同樣分量的回報;因為興起,所以追得瘋狂也甩得徹底。我說:喜歡源于一種自然,這種自然也許是茫茫人海中的一記回眸;也許是小巷音響店里循環著的一首直擊心靈的歌;也許是宣傳欄上一張被雨水沖刷過N遍的海報。自然地關注,自然地記住,自然地將之放在特別之處。縱然是這樣自然的喜歡,也免不了有一天失去的痛苦。
再也不見了,微博里找了,貼吧里找了,甚至連夢里都找了。的確,還是不見了,就像有人說,多希望一覺醒來,你更新一條微博,說著把大家騙了,然后痞痞一笑。就這樣憧憬著,憧憬著,卻等來了你消失的證明。
朋友圈刷爆,微博刷爆,到處都是對你離開的報道,到處都是對你不見的追悼。鐵定般的事實,硬生生地擺在那么多人面前,連反應的時間都不吝給予,一瞬間,悲傷的氣息籠罩整個黑夜。
我不知道你是否聽得見,聽得見那么多人對你的呼喚;我也不知道你是否看得見,看得見那么多人來不及靠近你的遺憾,你走得太快,讓我們很多人都來不及消化你的不存在。你走得太遠,讓我們很多人都無法企及你在的那邊。對于你的離開,更多的人只能安慰自己說:KIMI累了,他也需要時間補充睡眠。
從小便學習:“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中小草的堅毅,便也深信:生命是頑強而不可摧。可是,當面對你看到的,似乎什么都變了,只余下:原來生命如此脆弱的嘆息。
就這樣一瞬間明白:“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蘊含的人生哲理;似乎也懂得,“且行且珍惜”的深刻意義。也許,我更愿意相信:你聽得到,亦看得到,是你想讓更多愛你的人學會珍惜?
正如這樣一段話:從現在起,我開始謹慎地選擇我的生活,我不再輕易讓自己迷失在各種誘惑里。我心中已經聽到來自遠方的呼喚,再不需要回過頭去關心身后的種種是非與議論。我已無暇顧及過去,我要向前走。
喜歡你,在曾經,在此時,在以后,在我珍惜的永久。再見了,你!最后的最后問一句:我很好,你好嗎?
【作者的話】相信有很多跟我一樣喜歡你的人,喜歡你,有我的方式,再見,KIMI。
(文/半島姑娘)
作者:半島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