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思清明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絲絲縷縷的小雨喚醒了上帝的眼淚,行人也匆匆忙忙的,不禁淚潸潸。而我孤獨一人在外求學,望著灰蒙蒙的天,心里怎能不生憂愁之意?我想,這憂愁,也只有夜雨能明白吧。
——題記
夜是如此的寂靜,靜的沒有一絲喧嘩,沒有一絲響聲。夜是如此的喧嘩,喧嘩的沒有人能安靜的熟睡,沒有人能忘記一切煩惱。灰蒙蒙的夜,就像被披上薄薄的青紗,模糊不清,但此時的我不能分清,那種從未有過的模糊,是因為下雨的緣故,還是因為自己早已落淚。
清明在不知不覺中已悄然來臨。故鄉的思念如流水般涌上心頭,悶嘟嘟的天氣令人難以喘息,天不熱,卻似乎又很熱,即使清明前后都下著小雨,亦有清涼之意。我被那雨聲驚醒,從睡夢中醒來,很難再進入夢鄉。拿出手機,空間里滿是有關清明的傷痕,我不禁鼻子酸了。
雨滴滴答答的落在玻璃上,發出刺耳的“啪啪”聲。下雨,對我們來說,是很平常的事,只因云載不動那沉甸甸的水蒸氣,于是便墜下雨滴。就像我們,睫毛撐不住水滴的重量,便留下所謂淚的液體。然而卻有人說,清明的雨,是上帝的淚,是上帝在哀悼那些死去的人,是上帝也在思念那些離去的人。這種說法,似乎并不能站住腳,但是,每年的這個時候,上天都要下雨,大也好,小也罷,這又有誰能解釋清楚呢,難道只是偶然?我看不然。
想想寒假開學前來,我只有兩個多月沒有回家,但心里卻甚是想念家鄉,想聞聞家鄉的的草香和清新的空氣,想看看家鄉盛開的花朵以及巨大的變化,想摸摸家鄉的房子一草一木。想起我們昔日的歡笑,昔日的清新,昔日的一切,不禁泣不成聲。
淚,那樣瑣碎,伴著細雨,灑灑的落在床邊的枕頭上。碎成無數的往事,在我心中依然綻放,但卻那樣凄美,那樣悲涼。
雨似乎還在下著,只是在逐漸變小,小的我就要聽不見它的聲音,它的存在。夜也仍然是暗灰色的,不時發出低沉的吼聲,還有火車過軌的嗚嗚聲,一切的一切也還是那樣喧嘩,寂靜。
貪婪的小雨,憂心忡忡地飄灑在世間的每一個角落,生怕遺漏了任何一處,害怕萬物沒有發現自己的到來。我的內心深處苦笑幾聲,試圖抹掉眼角淚,卻發現它早已冰冷,像是要凝固般,我在寂靜的夜里獨自坐著,看著熟睡的舍友,突然感到了很冷,但我不愿蓋上被子,好像只有這樣的天氣加上這樣的氛圍,才能讓我想起昨天發生的一切,才能想起你走那天大家臉上的淚花,因此,我只是縮了縮身子,還是獨自坐著等待,好像你就要回來,卻迷失了方向…
抬頭看看窗外,不知道是什么時候了,依稀的看到幾個男生在雨中奔跑著,可能是習慣了早上晨跑吧,抑或是在雨中尋覓著什么,更像是在追趕著什么,是要追走這些厭人的雨嗎?還是要追回昨天走失的人,要把他們攬入自己的溫暖的懷抱,從此以后,不再相離。
灰蒙蒙的天終于放出了一點亮色了,黑暗的夜逐漸被亮光吞噬,寒夜發出的凄冷的笑也漸漸黯淡,我也不再冷了。好像有絲絲暖流涌入心頭。
太陽的光與雨一樣貪婪,一樣照射著世間的每一個角落,生怕遺漏任何一處,害怕萬物沒有發現自己的到來。
可雨的印痕依舊殘留著,清新的涼感依舊擁有著,只是變得很淡很 淡,淡的似乎要消失。一切就像一幅畫,一幅色彩分明的畫,一幅雨與光、冷與暖,夜與明、溫和與凄涼的畫,就這樣在這個特殊的清明繪成了。也許每個清明,這畫都是這樣色彩分明。
憂思清明啊,你為何來的這么早,以至于我還沒有適應,你就這樣深刻地刻入我的心中,在我的心里留下了深深地印痕,留下了永久的傷疤,就像詩中所說的一樣: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文/醉夢寞許)
作者:醉夢寞許
快來評論,快來搶沙發吧~